
祁連山南麓青海大通:“農家樂”里唱響致富歌
家家安青海大通6月7日電 題:祁連山南麓青海大通:“農家樂”里唱響致富歌
作者 楊彩霞 張添福
村頭巷尾,農家院錯落有致,硬化路鋪到了家門口,漢式瓷磚大門格外顯眼;
走進院落大門,堂屋前方用玻璃封閉成一個寬敞陽臺,锃亮地板一塵不染,各種家電樣樣齊全……在青海省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東人臉識別門禁峽鎮田家溝,一幅欣欣向榮的新時代鄉村畫卷,撲面而來。
大通縣地處祁連山南麓,“東接威遠(互助縣)、西望羌海(青海湖)、南臨湟流(湟水河)、北通甘涼(甘肅武威)”,生態環境綜合質量位居青海省前列、西寧市第一。
圖為大通縣鄉村一景。(資料圖) 大通縣委宣傳部 供圖
而田家溝村,2015年,還是大通縣的一個貧困村。
近幾年,田家溝村依托青山綠水,發展起鄉村生態休閑旅游,在“農家樂經濟”帶動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到村里體驗農家生活、品嘗農家飯的游客隨之多了起來。
通過多年的項目改造,田家溝村被確定為鄉村旅游示范村。
“以前,我們田家溝村,山大溝深、交通不便,錢也不好掙。自從實施美麗鄉村等項目后,村容村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東峽鎮田家溝村村民虎成花日前對記者說。
虎成花也是東峽鎮田家溝村第一個開農家院的村民,“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我的農家院生意越來越好,我對今后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吃上旅游飯,田家溝村人均收入從2015年的2400元,增加到2021年的12600元。
同時,鄉村旅游、光伏產業和壯大村集體經濟等領域的項目,集中落地,田家溝村村集體收益由2016年的0元,達到目前的80萬元。
田家溝村黨支部書記魏占來介紹,“下一步,我們希望以民宿為主題,打造那隆如寺、五眼湯泉、可視對講星空屋、康養服務、兒童體驗區等項目,以這些項目帶動全體村民參與鄉村旅游的發展,從而增加村民的收入。”
圖為大通縣鄉村一景。(資料圖) 大通縣委宣傳部 供圖
過去五年,大通縣始終秉承“生態立縣、旅游興縣”的發展理念,以鄉村旅游創建作為有力抓手,以實施美麗鄉村助力脫貧攻堅為目標,著力打造基礎設施健全、鄉村休閑旅游要素突出、旅游服務功能完備的鄉村扶貧旅游產業園,既帶動了群眾脫貧增收,也助推了村民生活品位和生態宜居建設水平的提升,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大通朔北藏族鄉東至溝村被評選為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邊麻溝村被農業農村部推介為“2018年中國最美休閑鄉村”,此外,大通縣向化藏族鄉將軍溝村,東峽鎮田家溝村、老虎溝村,斜溝鄉上窯村,景陽鎮甘樹灣村,遜讓鄉尕漏村、塘坊村等,借助各自不同的生態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經濟,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增強發展后勁。
據家家安記者了解,過去五年,大通縣美麗鄉村建設結合窎溝片區自然稟賦,對窎溝片區進行了整體規劃,實施了村莊道路、水系景觀、村莊綠化、林谷木屋等建設內容,著力打造基礎設施健全、鄉村休閑旅游要素突出、旅游服務功能完備的鄉村扶貧旅游產業園,既帶動了窎溝片區10個村貧困民眾脫貧增收,也助推了村民生活品位和生態宜居建設水平的提升。
據悉,2021年,青海省接待游客3973.42萬人次,同比增長20%;實現旅游總收入349.9億元,同比增長20.7%。當年,該省新增3A級以上景區32家、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鄉鎮3家、重點村5個,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45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5家、旅游休閑街區17家、全域旅游示范區4家,20名鄉村旅游能人獲國家支持。(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