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東安:新型經營主體農村“開花” 村民家門口端穩“飯碗”
家家安永州6月7日電 (謝助民 唐毅剛)湖南東安縣新圩江鎮中田社區居民蔣三寧承包了10多畝拋荒地種玉米、喂香豬。“今年發展香豬100多頭,黃牛20多頭。”
村民李紅群經營一家橙子糖加工作坊,今年用“合作社+農戶”模式為做大橙子糖產業再添把“火”。“橙子糖賣得火,今年又要賣3萬多斤。”閑暇時間,小區對講機李紅群在玩具廠上班。
既在田里想辦法,也在車間、地里找“出路”。今年以來,東安縣深挖農村就業潛力,引導新型農村經營主體注冊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發展“種養+基地”,通過創業帶動就業,助村民增收。
“涂鴉可視對講今年,社區橙子糖加工走出關鍵一步,多方籌資200多萬元,建起標準廠房和經營門店,開發200多畝橙子樹基地。目前,設備正在調試,投產后既可提供就業崗位20余個,又可為村集體增加純收入5萬多元。”社區黨總支書記張禮高說,村里一手抓拋荒地整治,一手抓就業拓崗,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端穩“飯碗”。
張禮高表示,十二家橙子糖作坊抱團發展,村里還引進了四家玩具廠、一家雨衣加工廠,成立兩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三處種植基地,建起一家年出欄6000多頭的養豬場,帶動四家小型養豬場發展,在家閑散的勞力100多人也忙起來了。
東安中田社區云云玩具廠女工朱德會在就業車間上崗 。 謝助民
經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東安縣服務市場主體倍增,通過建立完善“企業+車間+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家庭農場+基地+農戶”等發展模式,挖潛擴崗,支持勞動密集型小微企業、農業產業龍頭企業開辦鄉村車間,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新建農產品加工作坊、鄉村產業基地,培育發展壯大農村市場主體,方便村民就近就地就業。
截至5月底,東安縣新建鄉村車間36個,新開辦農產品加工作坊58家,建立鄉村產業基地312個,安排農村勞動力就業12600多人,人均工資3200元以上;新增鄉村市場主體2340戶,其年產值預計可達8.6億元。
“橙子糖加工廠投產后,除常規線下銷售外,村里準備開辦直播間,在‘云’上賣橙子糖等農產品。村民自己搞直播,農產品再添一條銷售渠道,可帶動村民增加新就業崗位。”張禮高信心十足。(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