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撂荒地里看“豐景”:山野無閑田 “專班”機收盼滿倉糧
家家安蘭州6月9日電 (艾慶龍 張婧 王牧雨)甘肅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梁仲科9日在蘭州說,甘肅近兩年已整治撂荒地350萬畝。目前,已復墾種植馬鈴薯、大豆等作物123萬畝,其中糧食作物50.2萬畝。
當日,《甘肅省貫徹落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政策吹風會舉行。梁仲科人臉識別門禁表示,該省已完成糧食播種面積3920萬畝,目前,夏糧長勢良好、豐收在望,秋糧苗齊苗壯。
據悉,甘肅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甘肅省財政廳,下達各類支持糧食生產的財政資金共計53億元。酒泉市拿出1500萬元扶持小麥種植,白銀市拿出750萬元支持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白銀市會寧縣、武威市涼州區、慶陽市環縣、天水市秦安縣、隴南市成縣等縣(區)在財政補貼的基礎上,又安排資金對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進行累加補貼,確保每畝補貼資金達到300元以上。
圖為在蘭州新區拍的水培菜。(資料圖) 魏建軍
此外,官方多部門已成立“三夏”小麥機收專班,組織做好跨區機收等工作,確保顆粒歸倉。
彩色的風車走廊,成片的綠野莊稼。這是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三二家村新面貌。過去,腳下這片土地曾是泥濘的莊稼地和大片的撂荒地。
今年春耕開始前,甘肅天水市秦安縣五營鎮經過大型旋耕機翻土小區對講機開荒,600畝撂荒地滿足復耕條件,在昔日雜草叢生的土地上,村民們揮舞著鋤頭平整土地、鋪地膜……
梁仲科總結甘肅整治撂荒地經驗時說,該省探索以合作社和村集體組織為載體,以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集成推廣應用為突破口,形成一批整山系、整流域推進的集中連片糧食產業帶。(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