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濰坊發布百件“尚品” 打造區域手造品牌體系
家家安濰坊6月10日電 (記者 沙見龍)享譽“世界風箏之都”的山東濰坊,注冊成立了包含12個門類在內的“濰有尚品”品牌,依托非小區對講機遺或傳統工藝,通過創意新造,構建符合現代審美趨勢的“濰有尚品”手造體系。該市將手造商品、手造產業遴選后納入品牌體系,于10日發布了100件能夠代表濰坊文化特色和手造產業發展的作品。
濰坊是中國畫都、金石之都、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近年來相繼獲批國家級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國際和平城市、聯合國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其擁有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項、國家級非遺項目17項、省級99項,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基地1個、省級7個,建成規范化傳承場所285個。
據濰坊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潘月人臉識別門禁杰介紹,今年4月,該市啟動了“山東手造·濰有尚品”優選100評選活動?;顒邮盏絹碜匀懈呗氃盒?、大型企業、文創公司、工作室、傳承人等報送的600余件參賽作品。經評選,代表濰坊文化特色和手造產業發展水平的100件作品脫穎而出?!拔磥恚覀儗⒃诖嘶A上建立濰坊手造產品和產業名錄,對入庫手造產品進行動態調整,歡迎廣大手造企業和手工業者繼續申報入庫。”
潘月杰說,濰坊市推動每個縣市區建設1-2個帶動力強的手造項目,重點推動風箏年畫、黃金珠寶加工、樂器生產、雕塑奇石等產業集群快速發展。數據顯示,濰坊風箏國際占有率高達85%;鄌郚鎮電吉他出口占全國總量的近四成,成為行業“隱形冠軍”;坊子區王家莊子村著力打造“中國風箏產業第一村”,風箏暢銷美國、伊朗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值超過3億元(人民幣,下同)。
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權文松公布作品名單并介紹下一步工作?!∩骋婟?
據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權文松透露,為推進“山東手造”工作,該市將建立產業協同機制、產銷共贏平臺,充分利用覆蓋12個門類的“濰有尚品”商標,聯合打造“濰有尚品”“濰坊好手藝”等手造品牌,使“濰坊手造”更具現代化、當代化、生活化。此外,以濰坊榮膺世界“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為契機,與全世界295個創意城市建立起合作交流通道,推動實施“濰坊好手藝”世界行推廣計劃;放大風箏媒介效應,依托風箏與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交流合作關系,拓展到其它手造領域。
作為濰坊最大的文化IP,風箏理所當然入選此次百件“尚品”。據濰坊國際風箏會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張建偉介紹,風箏制造產業、旅游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全面開拓發展,成長為一個日臻完善的產業。目前,濰坊有風箏企業600多家,從業人員8萬余人,年銷售額20多億元,有自主出口權的風箏企業39家,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占據國內市場份額的80%以上,而在國際市場的份額達85%以上。近幾年,濰坊風箏出口貨值以平均10%左右的速度穩步增長,出口量位居全球第一。
當天,濰坊手造博物館正式揭牌開館,系山東首家手造博物館,集教育、研究、收藏、保護、展示、展演、展銷于一體,是濰坊遺產保護的新載體、文化展示的新平臺。
圖為在濰外國友人體驗非遺制作。 沙見龍
記者現場注意到,該博物館展廳面積約2000平方米,分為活態和靜態展示區?;顟B展示區共入駐風箏、年畫、面塑、葫蘆烙畫等10余個手造項目,靜態展示區有濰坊手造文化展廳(基本陳列)、專題展廳(定期換展)、研學空間、博物館手造文創商店4個功能區。
2021年,濰坊全市實現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261.61億元,居山東省前列,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高于山東全省平均水平。(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