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2022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將突破20億元
家家安銀川6月12日電 (記者 李佩珊)記者12日從寧夏農業農村廳獲悉,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13條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將進一步促進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確保實現全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和“兩個高于”目標。
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是實現農村共同富裕的關鍵所在。為此,寧夏將組織實施好全區388個村、3.88億元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成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等權利。2022年,寧夏將確保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突破20億元。
《措施》提出,寧夏將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力度,對新招用務工人員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的給予就業補貼。加大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后續管護中以工代賑方式推廣力度,有計劃組織本地勞動力在特色優勢產業基地就業。各類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生活困難的農村留守婦女、留守老人等弱勞動力。2022年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5萬人以上,同比增長7%;脫貧人口區內務工規模穩定在24萬人以上、跨省務工規模穩定在4萬人以上。
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更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基礎。《措施》提出,寧夏將繼續調優產業結構,2022年自治區財政投入資金20億元支持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鄉村振興銜接資金用于產業發展比例不低于55%。支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移民集中安置區發展聯農帶農特色產業,因地制宜發展小種植、小養殖、小田園、小加工、小商貿、小民宿等特色庭院經濟,確保脫貧群眾40%以上的收入來自產業。
為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寧夏將引進國家級龍頭企業5家,培育自治區龍頭企業15家,支持20家農產品加工企業裝備改造升級可視對講門禁,新評定一批四星級綠色食品企業,確保2022年全區營業收入超億元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70家以上,加工轉化率達到72%以上。
如今,農村還有大量的“沉睡”資源,通過改革可激活與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措施》提出,寧夏將持續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推廣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做法,在保底分紅基礎上,按照一定比家用門鈴例給農民分配凈增收益。擴大農村各類產權抵押貸款范圍。引導農村土地規范有序流轉,及時足額兌付土地流轉費。
同時,寧夏將推行宅基地使用權有償使用增加農民收入經驗做法,開展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盤活利用試點及農村資產評估試點,對房屋、農業設施設備等資產明晰產權、賦予權能,促進入市交易。2022年,寧夏安排5000萬元培育發展鄉村旅游重點村、民宿、自駕車營地和鄉村非遺工坊等多項目,帶動農民就業增收。
根據《措施》,2022年,寧夏自治區級財政將安排4000萬元支持市場主體在區內外建設寧夏名優特色農產品品牌營銷點和產品展銷中心,繼續實施特色優質農產品“走進大中城市”行動,支持企業和各類經營主體建設外銷窗口,按照銷售額給予80萬元至100萬元資金補貼。
目前,寧夏已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今后將加強農民工工資調控引導,健全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同時,寧夏將全力保障進城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與城鎮居民平等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城鎮落戶、學習教育等權利。(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