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度審計工作報告建議 推動宏觀調控政策更加穩健有效
受國務院委托,審計署審計長侯凱6月21日下午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作《國務院關于2021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全國共審計8.7萬多個單位,促進增收節支和挽回損失3800多億元。《報告》提出推動宏觀調控政策更加穩健有效等四方面審計建議。
預算和投資計劃執行情況較好
《報告》指出,審計結果表明,財政部、國家發改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強重點領域財力支撐,深化財稅和投融資體制改革,預算和投資計劃執行情況總體較好。審計發現中央決算草案個別事項編報不夠完整、財政資源統籌仍需向縱深推進,中央財政支出分配投向和使用效果還不夠精準優化等。
從《報告》披露的重大項目和重點民生資金審計情況來看,審計結果表明,各地區各部門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加大工作力度,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增強。比如,各地均出臺了《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的細化措施,初步將5800萬人信息錄入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不過,審計也發現,公積金存在違規放貸和維修資金多頭管理等情況,如向擁有三套及以上住房人員發放公積金貸款、對購買二套房人員未按規定上浮貸款利率等。
對金融企業國有資產審計發現,部分中小金融機構存在少披露不良資產、資本充足率不足、內控存在缺陷等情況,大型銀行存在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實際流向房地產或大型集團、利用普惠信貸管理漏洞套取資金用于購買商品房或償還債務等情況。
提出四方面審計建議
針對發現的問題,《報告》提出四方面審計建議:推動宏觀調控政策更加穩健有效;健全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保障機制,確保黨中央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更加細化實化制度化;防范化解重點領域突出風險隱患,嚴格規范重大經濟事項決策權力運行;進一步增強預算約束剛性,嚴肅財經紀律。
在醫院對講系統防范化解重點領域突出風險隱患方面,《報告》指出,財政金融領域,重點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和不良資產處置、信貸資金審批等風險,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化解風險隱患。健全地方黨政主要領導負責的金融風險處置機制,對中小銀行加強黨的領導,對違規舉債情節嚴重的地區和單位主要負責人倒視頻對講查責任、終身追責。
國資國企領域,針對經營不善、決策不當等造成重大投資損失的突出問題,應切實健全細化“三重一大”決策機制及操作規程,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增強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深化改革領域,應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為資本設置“紅綠燈”。 (趙白執南)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