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每一個奮斗的你】“養護工”在堅守中創新:一路走來煉成“發明家”
編者按: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中國人,都是最美的奮斗者。也正是因為億萬奮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國。十年,致敬每一個奮斗的你。讓我們一起,踔厲奮發新時代,篤行不怠向未來。
家家安長春6月21日電(李丹)夏至時節,大廣高速公路長嶺屬段,身穿橘色作業服的董明坐在綠籬修剪車上操作著,剪草機在中央分割帶來回修剪。
“每到夏季,路肩雜草長勢旺盛,時間長了不僅會遮擋公路里程牌、警示標志等設施,還會影響行車安全。”董明說。
今年51歲的董明是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雙遼分公司長嶺養護工區主任。在工區里,董明擅長修舊利廢和技術創新,工友們都稱他是“大發明家”。
1992年,董明從吉林省交通學校(現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進入地方公路系統工作了18年。2010年,大廣高速公路雙遼段通車運營,董明從一名事業編制的技術干部變成一名吉林省高速公路運營企業的養護工。
身份的轉變讓董明有了些許心理落差,但內心對交通事業的熱愛卻從未減退。“有一次,我看到單位正在路段施工,聞著那熟醫護對講悉的瀝青味兒,我感覺特別親切,好像又回到了從前,就不由自主地想上前看看施工情況。”董明決定,要在新的崗位上繼續揮灑他的熱情。
董明使用綠籬修剪車修剪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帶綠植。 李丹
一到夏季,長嶺高速路段所養護的K292到K347段路肩和中央分割帶就會雜草叢生。這些雜草成了養護工人的“頭號敵人”,人工除草費時又費力。作為工區主任的董明特別著急,“如果能有一臺車,人坐在車上,把修剪機器固定在車上,一邊行駛一邊修剪,這不就能解放雙手了嗎!”
董明和工友們經過三個月不斷試驗和改進,一臺綠籬修剪車研制成功。“這臺車一小時能修剪5公里雜草,相當于15醫院對講系統個人的工作效率。”作為第一批使用者,工友陳勇對這個發明贊不絕口。
在與工友們施工作業時,董明發現,目前使用的修剪車刀頭是旋轉式刀片,碰到硬質草類,刀片可能折斷,對過往車輛造成安全隱患,如果皮帶輪箱進了草沫,還會造成軸承損壞。
董明又對綠籬修剪車的刀頭做了改進,“用往復式直線運動的剪刀更安全,能避免刀片斷裂或石頭飛出。”
改進后的裝置不僅安全,還可以安裝到打樁車上,真正實現了多用途。看著修剪后整齊劃一的草木,工友們調侃道:“董明是咱高速公路上的‘托尼老師’!”
現在,董明發明的綠籬修剪車已經成為長嶺屬段夏季作業施工的“標配”,修剪雜草變成了養護工們能隨時處理的小問題。
春季灌縫、夏季打草、秋季整修、冬季除雪……十幾年來,屬段的每一寸高速公路都留下了董明的腳印。他不斷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和公路養護經驗,和團隊一起研制了高速公路美化綜合作業車、錐桶自動收發機、除雪車側鏟警示標志……
至今,他們完成技術革新、修舊利廢達30項,先后為高速公路養護節省資金100余萬元,間接創造效益500余萬元。2020年,董明獲得“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勞動模范”稱號。
今年1月,吉高集團籌建了董明勞模創新工作室。集團工會副主席任波表示,鼓勵更多的“董明”利用發明創造解決工作中的難題,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實現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