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這十年)陳雨露談宏觀政策取向,連提三“不”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電 (記者 夏賓)中國央行副行長陳雨露23日在京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后,各國普遍采取了超寬松的刺激政策來應對衰退,引起宏觀杠桿率大幅上升。2021年末,國際清算銀行統計的全部報告國家的杠桿率平均水平是264.4%,比2019年末高18.3個百分點。“相比較而言,中國的這一數據是16.5個百分點,這體現出我們不搞‘大水漫灌’、不超發貨幣、不透支未來的宏觀政策取向。”
“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當天在京舉行,陳雨露出席發布會時作如上表述。
陳雨露稱,近年來,央行不斷健全金融宏觀調控體系,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的方式,在宏觀杠桿率總體保持穩定的前提下,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的發展,也有效地保障了中國國民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從橫向來看,陳雨露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中國以相對較少的新增債務支持了經濟的較快恢復,宏觀杠桿率的增幅明顯低于其他主要經濟體。在穩杠桿的同時,中國經濟表現持續保持領先,通脹總體可控。2020年到2021年,中國經濟兩年平均增速5.1%,比美國、日本和歐元區分別高4.1個、6.6個和5.7個百分點,通脹水平也明顯低于主要發達經濟體。
從縱向來看,陳雨露表示,2021年末中國宏觀杠桿率為272.5%,比2016年末上升23.9個百分點,五年年均上升約4.8個百分點。2016年到2021年這五年,中國GDP年均增速約為6%,CPI年均漲幅小區對講機約為2%,平均每年新增城鎮就業超1300萬人。中國以溫和可控的宏觀杠桿率增幅支持實現了“較高增長、較低通脹、較多就業”的優化組合,宏觀調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所以,總的來看,近年來中國宏觀調控政策是有力、有度、有效的,宏觀杠桿率總體實現了‘穩字當頭’,確保國民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也為全球經濟增長作出積極的貢獻,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動力源和穩定器。”陳雨語音呼叫對講露說。(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