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指“東數西算”的成本核算需要精算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電 (記者 劉育英)在23日舉行的一場“東數西算”發展研討會上,多位專家談及“東數西算”帶來的機會與挑戰,挑戰包括成本、效率、布局等。有專家表示,“東數西算一鍵報警呼叫”的成本核算需要精算。
今年2月17日,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涂鴉可視對講全面啟動。
在23日舉行的“東數西算”發展研討會暨《人類計算簡史》新書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表示,“東數西算”工程可以減少電能的傳輸距離,在西部發的電供給到數據中心,能夠降低電網傳輸的損耗,也降低了成本,有利于西部地區拉動產業發展。
現在最大的挑戰就是成本。單志廣表示,目前全國數據中心每年耗電在2000億度左右,如果把數據中心建在西部,大約每年能節約幾百億度電,但同時,每年要投資數千億元人民幣建設“東數西算”數據網絡,把海量數據向西部傳送,成本上是否合算需要精算。數據網絡建設需要考慮通信站等的費用,這部分也還沒有明確的數據。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研討會上也談到成本。他表示數據中心的發展重點是降低能耗,這可以通過可再生能源實現。另外就是效率,去年數據中心的上架率全國平均不到50%,尤其西部低一些。因此需要高密度的機架上架,提高能效,降低成本。
數據中心如何合理布局也是一個挑戰。華為中國政企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總裁常成談到,目前全國有20多個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正在規劃建設。算力網絡的出現主要是為了解決計算需求與資源分布不均的矛盾。
《人類計算簡史:從中國算盤到數字經濟》作者、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表示,算力正在從單點產品發展為構成全社會的基礎設施,其關鍵要素是算力基礎設施的網絡化。算力的網絡化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議題就是如何在全國范圍合理布局,這需要國家的指引。(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