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兩百、售價最高上萬 OK鏡為何如此暴利?
■ “OK鏡(角膜塑形鏡)的生意肯定會越來越好做呀,最近監管部門不是還準備開放一些有資質的機構嘛。”7月初,一家OK鏡經銷公司的工作人員在聊起相關業務時告訴紅星資本局。
■ 上述工作人員所說的放開資質,是指近日業內流傳的《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關于征求角膜塑形鏡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規范和操作規范意見的函》,其中針對驗配OK鏡的醫療機構,取消“二級(含二級)以上”的要求。
■ 所謂OK鏡技術,是通過特別設計的角膜塑形鏡,主動、有步驟、漸進地改變角膜整體形態,以快速提高裸眼視力。OK鏡可通過夜間佩戴,達到改變角膜曲率、從而矯正白天視力的效果, 被稱為“防近視神器”。近期,市場需求疊加對政策的利好預期,多家券商發布研報表示看好OK鏡市場,不少眼科上市公司都在6月收獲了一輪大漲。
■ 紅星資本局調查發現,OK鏡成本不高,零售價卻不低;即便是售價較低的國產OK鏡,零售價與出廠價之間也相差近10倍。
券商集體看好OK鏡 龍頭收獲一輪上漲
近視,尤其是青少年近視,已經成為普遍問題,有著“矯正近視神器”之稱的OK鏡也隨之火熱。
今年6月以來,已有安信證券、光大證券、中信證券、東吳證券等多家券商圍繞眼科、OK鏡發布研報,看好相關上市公司。6月,OK鏡龍頭企業歐普康視(300595.SZ)累計上漲24%,愛博醫療(688050.SH)累計上漲11%。
矯正近視的說法科學嗎?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眼科主任魏文斌曾表示: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藥物或者一種手術能把近視治好。近視的手術,僅僅是為了給大家摘眼鏡,近視的狀態是沒有變化的。
OK鏡的原理也是如此。某三甲醫院小兒眼科主任醫師告訴紅星資本局,OK鏡與我們平時常見的隱形眼鏡一樣,屬于角膜接觸鏡。OK鏡是夜晚佩戴,通過壓迫改變角膜形狀,使患者視力在白天不佩戴眼鏡的情況下,也能達到正常,“其適用于青少年視力矯正,一般情況下400度以內的近視可以起到比較好的效果。”
另一家三甲醫院的主治醫師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該主治醫師還指出,如果停止佩戴,視力會退回到佩戴前的狀態。
藥監局網站顯示,目前共有11家企業的13款OK鏡產品獲得了我國藥監局頒發的注冊證,其中中國企業有3家,共4款產品,分別為歐普康視的夢戴維、DreamVision,愛博醫療的普諾瞳,天津視達佳科技的“夜戴型OK鏡”。
這13款產品的適用范圍普遍為近視400度以下,散光150度以內。
零售價6千-1.5萬 一副佩戴周期一年左右
目前在市場上,一副OK鏡的零售價在6000-1.5萬元之間,進口OK鏡的價格普遍高于國產產品。
某三甲醫院主治醫師告訴紅星資本局,OK鏡價格一般在1萬元左右,1.5萬、1.6萬的也都有。具體到控制近視的效果,對方表示,“價格的區別并不是太大,主要還是看適配效果,合適是最關鍵的”。
而一副OK鏡的佩戴周期一般只有一年,在佩戴過程中,還要購買專門的護理液。
一名愛博醫療經銷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紅星資本局:“這個東西的周期一般是一年,而且不是今年戴了,明年就可以不戴。目前我們公司的目標人群是9-14歲這個區間,比如一個孩子10歲的時候開始戴,孩子也才上小學,初中肯定也是需要的。而且很多小孩不仔細,不到半年(OK鏡)就弄碎了,又需要重新配,所以我們產品的復購率有80%。還有護理液也是,(OK鏡)專門的護理液差不多要3000塊一年。”
紅星資本局簡單估算了一下,各種費用疊加,一名用戶佩戴OK鏡一年的花銷或高達2萬元。
新聞透視
近視下的千億生意經
盡管國產OK鏡的零售價格相對較低,但其出廠價格與零售價之間仍有著近10倍的差距。即便以出廠價計算,OK鏡的毛利率也高達80%。
一副OK鏡成本約200元
歐普康視、愛博醫療為我國國產OK鏡龍頭企業。公司財報顯示,2021年,愛博醫療銷售角膜塑形鏡21.52萬片,產生營收1.07億元。以此計算,其每片角膜塑形鏡的出廠價約為497醫護對講元,一副的價格則為995元。
另據愛博醫療招股書,公司2019年角膜塑形鏡單價為306.36元/片,那么一副的價格就是612元。
歐普康視上市之后,沒有再單獨公布角膜塑形鏡的銷售情況,但其招股書顯示,2016年上半年,夢戴維的單價為768.16元/片,一副的價格約為1500元。
2021年,歐普康視角膜塑形鏡產品毛利率高達89.66%,愛博醫療角膜塑形鏡產品毛利率高達83.95%。由此計算,一副OK鏡的成本約200元。
市場規模有望達2100億
國家衛健委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其中初中生、高中生的近視率分別為71.1%、80.5%。據市場機構估算,2020年我國對應的6-18歲近視人口達到1.1億人。
據中金公司測算,2030年近視防控市場規模有望達約2100億元,十年復合增速約13.7%。
經營門檻方面,2001年,《衛生部關于加強醫療機構驗配角膜塑形鏡管理的通知》發布,明確規定驗配角膜塑形鏡的醫療機構需為二級(含二級)以上,醫師需具有中級以上眼科醫師職稱,技師需具有中級以上技師職稱。
日前,一份網傳文件廣泛流傳,文件內容顯示,國家衛健委相關部門研究起草了《角膜塑形鏡技術臨可視對講門禁床應用管理規范(征求意見稿)》和《角膜塑形鏡技術操作規范(征求意見稿)》。
愛爾眼科(300015.SZ)接受嘉實基金調研時表達了對網傳文件的看法,指出網傳文件中取消了“二級(含二級)以上的醫療機構”的要求,新增了“具有2年以上眼科臨床工作經驗、主治醫師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其認為“一手放松、一手收緊,具有很強的合理性”。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這意味著即使醫療機構門檻降低,從業門檻卻未必降低,因為對從業人員的要求卻更嚴了。
有代理商給出回扣達50%
面對高額利潤,醫療機構和經銷商違規、非法展開經營OK鏡的情況時有發生。
2022年5月,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政府官網顯示,深圳新安愛爾眼科診所因未按照規定驗配角膜塑形鏡,被寶安區衛生健康局罰款6萬元。
深圳新安愛爾眼科診所的醫療機構評級為“未定級”,卻于2021年9月開展角膜塑形鏡驗配,屬于未按照規定開展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的違法行為。
此外,OK鏡企業龐大的經銷網絡也為行業管理帶來了挑戰,甚至在其產品銷售過程中,灰色鏈條也成了高售價的推手。
2020年7月,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份刑事裁定書顯示:2011年,時任荊州市婦幼保健院眼科主任陳荊生,在代理商章某的介紹下了解到“夢戴維”。2013年,婦幼保健院與銷售經理張某1達成合作意向,商定由供應方給予醫院銷售額15%比例的利潤。之后回扣比例被提高至30%,又提高至50%。
熱鬧背后,OK鏡廠商還有需要解決的硬傷。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俞瑤 陶玥陽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