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理洱海生態廊道累計接待游客超600萬人次
家家安云南大理7月7日電 (陳靜)“截至目前,洱海生態廊道累計接待游客已超過600萬人次,成功打造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大理樣本。”7日,大理蒼洱投資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繆瑞琪告訴記者,無人駕駛機車和智慧“碳中和”公廁等產品也陸續投入生態廊道試使用中,全力打造新型“智慧景區”。
圖為洱海生態廊道一角 陳靜
位于云南中部偏西的大理州是中國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美麗的高原湖泊洱海則被當地人稱為“母親湖”。過去,污染曾一度導致洱海湖水富營養化。為改善洱海水質,大理州“重拳治湖”,拆除環湖1806戶生態搬遷戶的房屋,騰退近岸土地1029畝。經過一系列治理舉措,2020年、2021年洱海連續兩年實現水質評價為“優”。
如今,全長129公里的環洱海生態廊道全線貫通,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漫步在生態廊道中,只見蒼山雄壯洱海秀美,沿線濕地柳綠花紅風景宜人,現場拍婚紗照、民族風情寫真的游客絡繹不絕。
圖為洱海生態廊道周圍濕地景色 陳靜
繆瑞琪介紹,洱海生態廊道項目可研總投資91.91億元,自2020年9月21日起分階段開展試運營工作,包括綜合便民服務、生態觀光車、公共自行車等方面,試運營范圍為海西46公里段。截至2022年6月30日,累計接待游客達600.04萬人次。
為推動旅游產業新舊動能轉換,今年1月,大理市政府與蘑菇車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總投資10億元打造西南地區首個“智能網聯+智慧旅游”生態示范區。隨后,大理市“智行大理、漫步蒼洱”生態廊道自動駕駛體驗活動順利開展,還有無人駕駛車隊參與的婚禮,成為當地市民熱議的話題。
此外,洱海生態廊道還投入使用了智慧碳中和無下水道衛生公廁(簡稱“5G智慧輕松驛站”),成為云南首個投入使用的“碳中和”公廁。排泄物經過微生物降解技術、智能傳感控制、高溫消殺和干燥技術處理后將轉變為二氧化碳、水和有機生態肥料的原料,經有機肥料廠加工處理后,可以送往農場和種植基地,實現綠色循環。
“近年來,大理通過洱海保護治理等舉措,形成了綠色、健康、國際化的城市品牌形象,許多人將其類比為瑞士等歐洲城市。不少外企選擇將團建、新品發布等活動落地大理,為旅游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大理水花莊園創始人施高樣告訴記者,因此,也有越來越多的客人選擇到莊園中開展素質拓展、大型年會、夏令營、品牌活動等,成為當地旅游業的新興業態之一。
圖為游客在洱海生態廊道拍婚紗照 陳靜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督查專員徐逵稱,“大理州委州政府提出‘一帶三道十八廊’(歷史文化名城示范帶、環洱海生態廊道、環蒼山國家步道、千年茶馬古道和沿蒼山十八溪生態綠廊)建設,洱海生態廊道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對洱海的保護既實現了“綠水青山”也促進了文化旅游業的發展,今后大理州將不斷豐富、促進各類旅游業態發展,把大理打造為名副其實的歷史文化名城、國際旅游名城。(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