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佳節臨近 貴州榕江“寨蒿麻餅”走俏
家家安貴陽8月24日電 (彭震 袁超)隨著中秋佳節的臨近,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寨蒿鎮的傳統麻餅作坊又開始忙碌起來。走進寨蒿鎮韋氏麻餅作坊,工人們正忙著拌餡、搓皮、包餡、烘烤、包裝,經過古法炭烤的麻餅,焦香四溢。
圖為工人正在制作麻餅。 彭震
“寨蒿麻餅”歷史悠久,200年前從湖南傳入貴州省榕江縣寨蒿鎮。當地制作人一直沿用兩百多年前的傳統手工工藝進行制作,經過一代代人的傳承,“寨蒿麻餅”逐漸形成了品牌,在貴州省境內享負盛名。
圖為用炭火烤制麻餅。 彭震
記者現場看到,“寨蒿麻餅”制作時使用的芝麻、花生、面粉、白糖等原料,從選料到制作全部采用傳統手工工藝,以保證麻餅純正的味道。品嘗“寨蒿麻餅”后,口感甜酥香脆,吃過后口齒留香。
“在市場上一鍵報警呼叫廣受消費者的青睞,產品供不應求,銷往貴陽及周邊縣市,不愁銷路。”寨蒿鎮韋氏麻餅生產作坊負責人韋開順介紹說,每年從農歷六月初開始備料,一直做到農歷的八月十五為止,每天生產麻餅4000個至5000個左右,一年生產20萬個左右,目前銷售出去大概4萬個至5萬個了,銷售額在10萬元左右。
圖為“寨蒿麻餅”。 彭震
“寨蒿麻餅”在寨蒿鎮已形成了產業,帶動民眾增收致富,解決了民眾“家門口”就業問題,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行至寨蒿鎮街道,全鎮6家麻餅作坊正加班加點的制作麻餅,工人接過剛烤制出來的麻餅,抓緊包裝發貨。
“從6月份到中秋節前后,生產麻餅120萬個到130萬個左右,產值260萬元左右。每到這個時候麻餅作坊就會聘請附涂鴉可視對講近的民眾,每家麻餅作坊能帶動10多個民眾,也成為民眾增收致富的又一個途徑。”寨蒿鎮政府工作人員孫柳燕說。
圖為當地民眾在家門口的麻餅店上班,進行麻餅包裝。 彭震
為做大做強“寨蒿麻餅”傳統產業,寨蒿鎮緊緊圍繞“五大振興”戰略,依托特色產業優勢,持續保留和傳承麻餅制作傳統工藝,從生產加工到市場銷售,形成全產業鏈,確保走出一條全新的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之路。(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