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四化”大潮中的車市變局
雍君
近年來,隨著汽車“新四化”大潮襲來,中國汽車業正在經歷百年未有的變局,新的市場格局與產業供應鏈重塑之路正在開啟。
“合資”淪為落伍者
這幾年,合資品牌正在從燃油車市場的“領先者”變成電動車市場的“落伍者”。今年上半年,合資品牌新能源產品大幅落后,國內零售滲透率不足5%。1-6月新能源乘用車廠商零售銷量排名中,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分別排在第14、15名,合計銷量不到8萬輛,還不到比亞迪一個月的銷量。合資車企電動化轉型似乎陷入一個怪圈:燃油車市場做得越大,轉型速度越慢。
合資品牌盡快實現戰略轉移刻不容緩。現在面臨的一大難題是:如何將燃油車用戶有效轉化成電動車客戶?如果能從根本上解決設計“歷史包袱”、“燃油車品牌”標簽這兩大問題,同時在造型設計和智能化方面狠下功夫,有效利用龐大的基盤用戶資源,合資品牌電動化或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自主”走向主舞臺
隨著智能電動化時代的來臨,以三電系統為中心的電動化核心技術開始為中國自主品牌所掌握,讓中國企業從后臺走到舞臺的中央。比亞迪、廣汽埃安、長城歐拉、上汽通用五菱等品牌,在電動車市場占據優勢。其中比亞迪力壓特斯拉奪下全球電動市場銷量冠軍。占得先機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甚至已經超過50%。在乘用車市場,中國品牌今年上半年市場份額激增至47.2%。借助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持續爆發,今年中國品牌市場份額有望突破50%。
未來5年是中國車企絕佳的超車窗口期,預計比可視門鈴亞迪、長城、吉利等在混動技術上實現突破的自主車企,有望借“碳中和”的東風實現份額逆襲,助力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從40%的中樞提升至60%以上,并憑借智能化收割超額利潤。
“新勢力”異軍突起
造車新勢力剛登場時,質疑不斷。如今,造車新勢力已成為傳統車企的顛覆力量。特斯拉國產后引發“鯰魚效應”,以“蔚小理”為代表的中國新勢力,僅用幾年就成長為中高端電動車市場的主力軍。今年上半年造車新勢力批發銷量累計為62.3萬輛,累計同比增長83.4%,在國內汽車整體市場中的份額占比為5.2%,比上年同期提升2.5個百分點。而值得關注的是,造車新勢力企業在新能源整體市場中的占比則達到了24.0%。
當下新勢力車企在數量、規模上擴展較快,具有較強競爭力。其經營者在經營方式、技術研發乃至發展思路上富于活力,敢于創新。在下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中,隨著更多重磅產品入場,造車新勢力的產品線將進一步完善。
重塑汽車供應鏈
在新四化的沖擊下,汽車供應鏈越來越像一張跨界、融合的產業網向多元業務轉變。隨著芯片對于汽車的重要醫院對講系統性在大幅提升,各大車企押注芯片領域的勢頭越來越明顯,或投資各大芯片廠商,或與各大芯片廠商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截至目前,已有吉利、北汽、上汽、一汽、廣汽、長安、通用汽車、大眾集團、等國內外車企與芯片廠商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
近年來,華為、地平線等一批國內芯片公司已經有了較好的基礎,而且對車企的需求反應速度快、與車企互動的能力強等特點,可以很好的支持國產智能汽車持續快速創新的節奏。目前中國企業芯片迭代進步的速度大約是國外企業的2-3倍。未來傳統零部件體系的70%以上面臨重構,軟件將成為未來汽車的基礎與核心競爭力。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