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活房地產市場活力:青島探索打通“賣舊換新”風險兜底新模式
8月初,青島市民蔣先生準備賣掉舊房子,置換一套新房。以往這種置換交易,蔣先生需要完成老房出售,才有資金購買新房,如果老房賣不掉,新房也不敢輕易下定心儀的房源,這讓他有些苦惱。
事實上,今天很多居民換房置業都需要“賣舊換新”。數據顯示,在山東青島,需要賣掉舊房再購置新房的客群占比近3成,而據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8月重點50城二手房業主平均賣房周期為65天,較去年同期延長3天,動輒數月的賣房周期讓“換房改善”一事充滿了不確定性。
9月26日,青島市房地產業協會發出《關于推廣行業“好經驗好做法”案例的通知》,向全市開發企業、經紀公司推廣一項打通二手房售賣、新房認購流程的新模式——“優鮮賣”。這是現在青島房產交易市場正在進行的一種創新交易嘗試,試圖打破房子“不賣不敢買”的困境,為改善需求購房者兜底換房風險,激發市場活力。
據了解,在該模式中,購房者與可視對講門禁開發企業、貝殼簽訂三方協議,與開發企業簽訂新房認購協議,并與貝殼平臺合作經紀公司簽署房源加速售賣協議。協議中會約定時間周期,該周期內,開發企業幫助購房者鎖定意向房源,貝殼平臺合作經紀公司幫客戶通過線上流量傾斜、經紀人端線上線下聚焦推廣加速舊房銷售。若舊房成功售出,則客戶可以辦可視門鈴理接下來的新房購買流程;若舊房未售出,則開發商退還定金,客戶無需承擔違約風險。最終實現三方合力,共同幫助購房者成功置換,兜底換房風險、提升換房效率。
目前,該產品已經在青島市十幾家樓盤落地,陸續有用戶選擇該服務,在掛牌售賣二手房的同時就能認購心儀的新房。蔣先生也成了第一個通過“優鮮賣”而快速鎖定心儀新房的購房人。他認為,這個模式最吸引自己的就是如果將來自己房子沒賣掉,也不會產生違約損失,比較放心。
合作優鮮賣產品的青島國泰華府項目營銷負責人馬存浩表示,在很多新房買家都是置換型購房人,在市場下行期,購房人為了盡量減少不確定性,更傾向于賣出后再買新,這大大拉長了購買周期,但優鮮賣拉通了開發商、經紀公司和購房人,為“賣舊買新”創造了快速通道,讓更多改善群體能放心購房。
青島市房產經紀人張穎也表示:“目前市場上,不少剛需客戶資金緊張,手頭非常寬裕的客戶僅占少數,置換的需求比重較大。但大多數客戶不賣房子不敢買,房子賣不出去,就造成了‘死循環’。‘優鮮賣’模式很大程度上給了客戶一個定心丸,讓置換的客戶可以放心出手,現在很多客戶在咨詢這種模式。”
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正處于筑底修復期。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再次提出要穩定房地產市場,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據統計,三季度以來,全國121省市累計出臺148次放松政策,主要涉及放松限購、放松限貸、放松限價、放松限售、放松公積金貸款、稅費減免、購房補貼、調降土拍門檻等內容。
有業內人士表示,除了從政策手段刺激市場活力外,市場主體也可以從更好服務用戶需求出發、進行更多探索嘗試。青島這種“優鮮賣”模式,從市民品質改善需求出發,通過開發商、平臺企業、房產經紀公司三方合力,打通了二手房出售、新房購買的時間間隔期,并通過保底(舊房未售出、新房定金退還)方式保障居民認購風險,是激活市場活力、解決用戶購房實際難題的一種積極嘗試。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