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市出手穩工業投資 欲打造千億元基金集群
本報記者 殷高峰
10月8日,西安市政府網站發布《西安市促進工業有效投資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提出多項舉措強化西安工業投資力度,要推動形成總規模不低于1000億元的基金集群。
陜西社可視門鈴科院金融投資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一馳博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兩年來,在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下,西安的工業投資增速放緩,尤其是今年以來工業技改投資增速出現負增長,《措施》的出臺對西安的工業發展無疑具有提振作用。從目前情況看,工業投資對于西安確實是“痛點”,尤其是“工業技術改造投資”表現十分暗淡,需要一針“強心劑”。
加強工業投資力度
“作為老工業基地,西安市的工業化率不高,且近年來一直在下降。1980年,西安工業產值占GDP比重超過一半,但到本世紀初下滑至30%左右,2021年工業化率已經小于20%。”西安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中國西部制造業發展研究所所長曾昭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工業是一個投入產出周期長、見效慢的產業,西安過去較長時間重視不夠,近年來西安已意識到工業的重要性。
西安市統計局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近年來,西安先后出臺《西安市工業補短板實施方案》《西安市裝備制造業產業發展規劃》等一系列產業政策,工業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但考慮到當前大環境影響,以及工業投資到產出需要2年至3年的周期,成果產出還需要時間。”曾昭寧表示。
同時,曾昭寧還表示,隨著《措施》出臺,西安工業投資的力度有望進一步加強,從而帶動西安工業發展,改善西安產業發展不均衡的現狀,有利于構建高質量的現代產業體系。但強化工業投資要有重點,比如西安工業的優勢是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要抓好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從而帶動西安工業整體大發展。
推動千億元基金引導
此次《措施》推出了保障工業用地、支持項目招商、保障工業園區建設等一攬子舉措,值得關注的是,在西安市此次出臺的若干舉措中,“建立產業基金體系”被放在首要位置。
《措施》提出,通過盤活存量基金、統籌各類產業資金出資等方式,設立100億元西安市工業(支柱產業)倍增引導基金。發揮國資引領作用,市級相關國有投資平臺圍繞六大支柱產業分別設立單支規模不低于50億元的支柱產業專項基金;引導19條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發起設立單支規模不低于30億元的各產業鏈主題子基金,形成總規模不低于1000億元語音呼叫對講的基金集群。
同時,積極引入銀行、擔保、信托等金融資源,構建“投貸擔”聯動合作機制,力爭帶動支柱產業項目投資規模超過3000億元。
“根據西安市工業發展規劃,圍繞重點工業企業及其產業鏈,通過‘產業基金+傳統金融+第三方服務’的形式,運用并購重組手段,做實、做大、做強工業基礎,建立后發優勢,打造全國性工業龍頭企業。”建信基金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王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王勰還建議,要積極運用REITs等創新金融工具,做好工業園區的建設運營,建立產業投資與二級市場的流通機制,暢通資本進入和退出渠道,縮短投資周期,提升投資效率,快速形成集聚效應。(證券日報)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