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法院5年審理涉長江經濟帶案件81萬余件
家家安上海10月10日電 (記者 李姝徵)以司法服務保障長三角區域經濟發展,是近年來上海法院的工作重點。
“隨著長江經濟帶建設尤其是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的深入,區域內當事人的民商事往來更趨頻繁、經濟活動與社會生活的融合度更為緊密。”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高院)副院長吳金水1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長三角區域三省一市間的經濟和人員交往密切程度明顯高于其他地區,在糾紛解決和營商環境建設方面對司法服務保障具有較多需求和較高期待。
據上海高院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1年期間,上海法院共受理各類涉長江經濟帶一審案件813287件(其中涉長三角區域一審案件531075件),收案數量及占全市法院受理一審案件總數的比例均呈增長態勢。
其中,從當事人跨省分布情況來看,當事人住所地涉及江蘇、安徽、浙江三省的案件分別為221972件、169298件、醫院對講系統164733件。長江經濟帶中涉及較多的其他省份還有湖北、四川和江西。
涉案糾紛類型靠前的為信用卡糾紛(202297件,占26.65%)、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82740件,占10.9%)、金融借款對講門鈴合同糾紛(69532件,占9.16%)、民間借貸糾紛(59645件,占7.86%)、買賣合同糾紛(45236件,占5.96%),該五類糾紛案件數量占所有涉長江經濟帶民商事案件數的60.35%。
吳金水表示,上述案件呈現四大特點,第一是環境資源案件明顯上升,民事公益訴訟快速增長;其中,生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隨著民法典的實施進入快速增長期,2019年19件,2020年56件,2021年89件,年均同比增長127%。第二是交通運輸案件總量下降,大標的額海運案件比重增加。
第三是知識產權案件數量逐年上升,不正當競爭糾紛增長明顯;五年來的整體案件數量從2017年的14270件上升至2021年的53279件,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數量增長189%。
第四是金融案件收案總體平穩,涉眾型金融犯罪與證券投資者群體性訴訟增長;其中,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數量從2017年的2381件2.75億元(人民幣,下同)上升至2021年的4391件4.60億元。(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