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且末逾9萬畝“沙漠人參”獲豐收 農戶揮鍬沙海“淘金”
家家安烏魯木齊10月12日電 (王小軍 劉雨珊 阿曼江·阿力甫)“我在這里挖大蕓,一天能掙200到300元,我今后要更加努力掙錢,提高家庭收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簡稱巴人臉識別門禁州)且末縣且末鎮大蕓采挖工艾買爾江·庫爾班如是說道。
金秋時節,無線門鈴新疆大地處處都是一派豐收的景象。連日來,在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且末縣逾9萬畝大蕓迎來豐收,農民們在沙海中揮鍬“淘金”,摘取埋藏在漫漫黃沙之下的豐碩果實。
在新疆巴州且末縣的河東治沙站,當地農民正忙著采收梭梭根部種植的大蕓。 阿曼江·阿力甫
在且末縣的河東治沙站,采挖工艾買爾江·庫爾班手腳麻利地挖開黃沙,將一顆顆身披“黃色鱗甲”的新鮮大蕓采挖出來,一會兒的工夫,編織袋里就裝滿了豐收的果實。作為一名有著多年采挖經驗的農民,艾買爾江·庫爾班每年通過采收大蕓就能獲得2萬多元的收入。
大蕓是一種寄生在梭梭根部的植物,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2007年,新疆巴州且末縣開始探索在梭梭林下種植大蕓,經過多年的實踐,當地成功探索出大蕓產業化治沙模式。大蕓的豐收,既給且末縣生態治沙工作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也解決了生態治沙成本高的瓶頸制約,大蕓產業也成了風沙沿線農民增收和壯大集體經濟實力的一條重要渠道。
在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新疆巴州且末縣,9萬余畝大蕓迎來豐收。 阿曼江·阿力甫
新疆鵬程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田來群說:“目前,公司已完成12000畝的沙漠綠植任務,種植的主要是梭梭、紅柳、胡楊、文冠果等450萬余株,投資大概1683萬元,全為企業自籌資金。林下套種中草藥肉蓯蓉和其他的農副產品,以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互利共贏。”
截至目前,新疆巴州且末縣共完成梭梭林下大蕓接種面積9.11萬畝,2022年10月采收季,計劃采挖2.1萬畝大蕓,預計產量達650噸,總產值可達1170萬元。同時,且末縣計劃到2030年實現15萬畝梭梭林地接種大蕓全覆蓋,建成沙生林果和藥材種植、沙漠觀光旅游為一體的沙產業綜合開發示范基地。
新疆巴州且末縣自然資源局黨組副書記、局長才茨柯介紹,近年來,且末縣在河東治沙基地穩步的實施了防沙治沙工程,發展了大蕓為主的林下經濟,形成了生態養生態工程的反哺模式,實現了生態經濟雙贏的目的。今后還爭取國土綠化、規模化防沙治沙等項目,持續推進防沙治沙工程,發展林下經濟,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