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村干部的“浙十年”:我在鄉村體驗“數字生活”
家家安湖州10月12日電(施紫楠 姚思思 徐震)每天早上8點,曹春鳳都會在家門口掃一輛共享電動自行車,來到數字生活智能服務站上班;午休時間在手機上訂好菜后,下午5點再來到村里的淘菜菜網點取菜。
醫護對講 今年55歲的曹春鳳,是土生土長的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莫干山鎮五四村人,2021年11月從村婦聯主席的崗位上退下來后,轉身到五四村數字生活智能服務站當起了“站長”。
“十年前的我,靠‘雙腿’奔走在一線為村民服務;今天的我,繼續通過‘指尖’服務村民。”曹春鳳感慨,這一切皆得益于近年來五四村數智鄉村建設帶來的改變。
曹春鳳為村民提供服務 曹春鳳 供圖
1988年,曹春鳳來到五四村上班。當時,做民眾工作要靠雙腳挨家挨戶走。
“2019年,我們村首創一圖感知場景,運用‘天空地’一體化遙感監測體系和人工智能分析,統一遙感地圖服務,實現治水拆違、村民一生事等9大類基層治理問題點位的全面發現和自動歸集。”曹春鳳說。
有了這張“圖”,曹春鳳點點鼠標,就能看到五四村的各個角落,快速處置問題。誰家有矛盾、哪里有垃圾拋灑現象等,她能第一時間精準地趕到現場。
曹春鳳介紹,該村家家戶戶的電視機都關聯了這張“數字地圖”,村民們只要打開電視,就能看到村子政務信息公開,家門口的數字化IP廣播等也一應俱全。
2019年,五四村有了浙江首臺鄉村5G無人駕駛微公交。“無人駕駛安不安全?會不會失控?”從一開始的將信將疑,到后來的搭車買菜,曹春鳳成了最時髦的農村阿姨。
疫情發生后,防疫抗疫成了基層干部的重要工作。而五四村依托“數字地圖”,創新推出“健康碼+地名”模式,通過“數字鄉村一張圖”系統,馬上就能查到游客或村民是否途經疫情中高風險地區。
“從一開始的沒日沒夜查驗健康碼,到后來的大數據系統‘一圖掌控’,可以說是真正解放了基層村干部的雙手。”曹春鳳說。
如今,五四村把全村數據融入浙政釘2.0,村民們不用什么事都往城里趕,在家就能辦好各項業務。比如村里的小年輕要組建家庭,依托浙里辦,從結婚預約登記到小孩出生、再到入園讀書,已形成一條完整的服務鏈。
作為一名村干部,曹春鳳見證了五四村因數字化改革帶來的變化,也充分享受到了數字生活的便利。
“現在的生活跟十年前比起來,簡直是天差地別。每次跟遠在國外工作的可視門鈴兒子分享村里的變化,兒子都覺得驚奇不已。”曹春鳳工作的數字生活智能服務站,雖然只有小小的20平方米,卻有自動快遞柜、售貨柜、售藥柜和體檢設施,是村民平時享受數字服務的場所。
曹春鳳說,雖然她有下班時間,但數字生活智能服務站卻不打烊,“哪怕是在半夜,村民或者游客只要用微信掃一掃,就能進門享受各項服務。”
近兩年,五四村開始發展鄉村旅游,2021年接待游客超20萬人次。為了服務好游客,24小時云診室由此誕生。
“我們村與衛生院、縣級醫院都存在一定距離,延長村衛生室服務時間是不少村民尤其是游客的期望。借助數字化手段,村里建設了24小時云診室,數據與衛生院聯通共享。”曹春鳳說,村民或游客在24小時云診室自檢后,可與衛生院的值班醫生遠程問診。
“過去的十年,我在五四村見證數字化改革帶來的變化;未來十年,我將繼續享受‘智慧生活’帶來的紅利。生活在農村,我很幸福。”曹春鳳說。(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