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開放數據狀況報告:八成受訪研究人員支持數據公開獲取
家家安北京10月22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2開放數據狀況報告》顯示,全球研究人員贊成數據公開獲取作為一種普遍做法的趨勢日益顯著,在該報告的最新調查中,八成受訪者支持數據公開獲取,即每5位研究人員中就有4人對此表示贊同。同時,88%的受訪研究人員支持將研究論文的開放獲取(OA)作為一種學術慣例。
作為數字科研(Digital Science)公司、Figshare知識庫和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年度合作的最新成果,《2022開放數據狀況報告》已于近日發布,其提供有關研究人員對于開放數據的態度和體驗的最新信息顯示,世界各地研究人員需要進一步的支持,以幫助遵守越來越多的有關開放數據的規定。
這是三家合作機構第七年發布開放數據狀況報告,其基于2022年進行的一項全球調查,涉及超過5400名受訪者,也是該年度調查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其中,來自中國的研究人員占所有受訪者的11%,與美國持平。中國和美國是回應本次調查人數最多的兩個國家,其次是印度、日本、德國、意大利、英國、加拿大、巴西、法國和西班牙。
《2022開放數據狀況報告》對開放數據支持的結果顯示:每五位研究人員中有四人贊成將數據公開獲取作為一種普遍做法;74%的受訪者表示在出版過程中分享了他們的數據;大約五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對公開分享數據沒有顧慮——這一比例自2018年以來一直在穩步增長;88%的受訪研究人員支持將研究論文的開放獲取作為一種學術慣例。
同時,研究人員在該報告還提及有助于他們分享數據的關鍵需求:更多有關數據訪問、分享和再利用政策的培訓或信息(55%),以及長期存儲和數據管理策略(52%)。榮譽和認可也再次成為研究人員共享數據時的一個重要主題。此前曾分享過數據的人中,有66%的人獲得了他人對其工作的某種形式的認可——最常見的方式是在另一篇文章中的完整引用(41%),其次是在使用了他們數據的論文中成為共同作者。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由于之前分享的數據,他們小區對講機得以參與科研合作。
《2022開放數據狀況報告》大多數受訪者(42%)來自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38%來自數學、物理學和應用科學領域,17%來自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受訪者大致分為開放科學倡導者(32%)、開放出版倡導者(26%)、開放科學的謹慎支持者(25%)、開放科學不可知論者(11%)以及不相信開放科學的人(6%)這幾類。報告表明,促使研究人員更傾向于分享其研究數據的因素是對引用量(67%)和研究可見度(61%)所能產生的影響,而不是公共利益或期刊/出版機構的要求(均為56%)。
據了解,該報告內容還包括了來自美國國立衛生視頻對講研究院、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以及出版機構和大學的開放數據專家的特邀文章。(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