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氣急”LNG船為何流浪海上
寒冬將至。隨著俄羅斯對歐洲主要輸氣管道“北溪”天然氣管道幾近“斷氣”,歐盟多國憂心忡忡,忙于備氣過冬。然而據媒體報道,近日卻有30多艘裝載液化天然氣(LNG)的船只在西班牙周邊海域漂流,無法及時靠岸卸載。
分析人士指出兩種可能的原因:一是西班牙儲氣和再氣化能力已達極限;二是船只老板希望“囤積居奇”,等待以更高價格出售天然氣。然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歐盟內部在天然氣供應問題上意見不一。
儲量近極限
由于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度較低,西班牙是此次歐洲“氣荒”中受影響較小的國家之一。當前西班牙儲備的天然氣已達存儲能力的92%,另有足夠維持近一個月的戰略應急儲備量,加上來自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的天然氣,西班牙今年應當可以安然過冬。
目前,西班牙擁有6個再氣化工廠,還有一個即將投產,占歐洲總數的近三分之一。據西班牙國家電視臺報可視對講門禁道,作為西班牙最重要的儲氣庫之一,位于瓜達拉哈拉市的儲氣設施儲量幾近極限。
內部分歧多
西班牙不積極接收液化天然氣船只,凸顯出歐盟內部分歧。西班牙積極推動的天然氣北輸管道建設計劃被有核電優勢的法國抵制,管道修至法國邊境后,建設計劃擱淺。西班牙無法將天然氣輸送到德國等急需天然氣的歐洲北部國家,因而也無法釋放庫存推動再氣化。
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利用各種機會游說其他歐盟國家特別是法國,支持其繼續修建起于西法邊界的天然氣輸送管道,將管道由法國向北修至德國。
盡管歐盟表示愿意出資支持繼續實施管道修建計劃,但法國態度模棱兩可。桑切斯計劃本周在布魯塞爾繼續與法國總統馬克龍、葡萄牙總理科斯塔會晤,爭取在歐盟峰會討論天然氣問題前取得進展。
措施待批準
18日,歐盟委可視門鈴員會提出聯合購買天然氣、對歐洲天然氣基準價格實施限價機制、協調歐盟成員國能源供應等新的緊急措施,以應對歐盟天然氣價格高企,確保今冬能源供應安全。
根據新措施,歐盟將整合天然氣進口需求并聯合購氣,以減少成員國在全球市場上相互競價的風險;在2023年3月之前,建立新的液化天然氣價格基準,并在短期內提出價格修正機制,對荷蘭所有權轉讓中心天然氣交易實施動態價格限制,防止衍生品市場出現極端價格波動;在緊急情況下,幫助成員國從其他國家獲得天然氣。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需要為即將到來的冬天做好準備,填滿儲氣庫,節約能源,并尋找新的供應商,同時也必須加快對可再生能源和基礎設施的投資。
這些措施仍需得到歐盟國家批準,歐盟領導人將在20日至21日舉行的峰會上展開進一步討論。 胡加齊 康逸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