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鶴崗“白菜房”與留不住的買房人
■ “房子租了一年,我住半年就走了”“我月底就要走了……”
■ 一次次登上熱搜的黑龍江鶴崗市,在浪漫化的生活想象和“白菜房”標簽的共同作用下,吸引了一群想來此地買房的年輕人。但有人心懷向往卻舉棋不定,40多人的計劃買房群只1人付諸行動;有人買房后遲遲未入住;有人短暫居住,又匆匆離開。
■ 近日,記者聯系到多位在鶴崗生活的外地青年,聽他們講述鶴崗買房經歷。
■ 他們來來往往,真正打算定居下來的并不多。但鶴崗的故事仍在繼續,如同一位受訪者告訴記者,“有的城市有雪,有的城市有海、有沙漠。但沒有城市是完美的、滿足所有需求的,總有人來,也總有人離開。”
房
鶴崗的普遍房價在1800元-3500元/平方米之間,網上曝出的超低價“白菜房”只占鶴崗房地產市場的兩成左右
今年7月,31歲的李梓通過線上遠程的方式,在鶴崗購置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房子,她計劃半年后搬過去。
李梓是北京人,目前在山東從事互聯網教培工作。大學畢業迄今,她馬不停蹄工作了10年,而現在她想停下來,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想過怎樣的生活。
遠程購房流程很簡單。她在短視頻平臺搜索“鶴崗”,選擇了流量最大的鶴崗房屋中介。在詳細了解小區位置、基礎設施、房子戶型后,她很快付了定金,選擇了一套4萬元的位于頂層的房子。
多位鶴崗的房產中介告訴記者,買低價房的人大多都是像李梓一樣的外地人,選擇遠程看房,買房手續由中介一手包辦。中介還會幫客戶“遠程裝修”,客戶提供設計稿,他們來幫忙找人施工。
通過多個社交媒體吸引外地客戶的“小莫房產”負責人秘先生告訴記者,因為對鶴崗并不熟悉,一般選擇遠程買房的外地買家多依賴中介來為他們介紹當地的情況,包括氣候、暖氣費、物業費、生活配套設施、醫療條件、旅游景點等。
“不過手續很快的,確定買房之后在當地的公證處開一個授權委托書,和戶口本原件一起郵過來,我就可以幫他買。過戶2小時就辦完了,房本是3個工作日左右拿到手。”云鵬地產負責人梁云鵬向記者表示,鶴崗的普遍房價在1800元-3500元/平方米之間,網上曝出的超低價“白菜房”只占鶴崗房地產市場的兩成左右。而在梁云鵬的客戶中,約4成是外地客戶,且以20多歲的單身年輕人居多,他們多是受低價房吸引來的,買的也基本都是低價房。
據鶴崗市統計局發布的《2021年鶴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4.6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1.7億元。以此計算,2021年鶴崗市商品房成交均價約為3695元/平方米。
據梁云鵬介紹,鶴崗的低價房分為兩類,一類是2008年前后建成的,棚戶區改造后新建的回遷房;另一類是房齡有二三十年的商品房。由于當地人口外流,這些房子成為了閑置的房源。低價房多在位于頂樓的6層或7層,非電梯房,一般都是毛坯房或簡單裝修的。現在兩三萬元一套的“白菜房”已經不多了,低價房一套多在4萬元左右。
人
能常住在這里的外地買房人“只占一兩成”,而且基本都是自由職業者,有的人來住了一段時間就走了
進來:
他花3萬多買了套房子開工作室
她租了套兩室一廳,每月租金400元
將所有設備打包寄出后,26歲的呂樂只身從山西長治來到了鶴崗。
呂樂也是受“白菜房”吸引來買房的。他說,從知道鶴崗到在鶴崗買房,他只花了一天的時間。來到鶴崗,呂樂純粹是為了找個地方開工作室。
初中畢業后,呂樂曾做過飯店、酒吧的服務員,也在電子廠當過工人,后來出于個人興趣,自己創立了一個游戲工作室。去年12月,因之前的工作室環境潮濕,網絡狀況也欠佳,他想重新租個地方。
能容下七八十臺電腦的房子一年租金就要1萬元,正為租金發愁之時,他看到了鶴崗的低價房信息。用他的話來說,“幾萬塊的房子,我待個幾年就回本了”。通過中介發來的視頻看了幾套房后,他當天就買下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子,總價3萬多。不久后,中介就把房本和鑰匙寄到了他的手上。
就這樣,呂樂將自己“拋入”了這個完全不熟悉的城市,開始了為期兩年的獨居生活。他買的房子在鶴崗南山區平安小區,2013年建成,房子在6樓,沒有電梯,裝修簡陋老舊。
與呂樂同為26歲的鄂雨也在鶴崗度過了半年的獨居生活。來到鶴崗前,她一直過著四處旅居的生活,她去過廣州、濰坊、青島、凱里等地。租住在鶴崗的日子里,她一度想在這里買房。鄂雨是一名出版社兼職編輯,線上辦公讓她不必固定在某個城市或某個辦公樓里。2021年4月,著急搬家的她在搜索房源時發現了鶴崗,“那兒的房子很便宜,兩室一廳每月租金才400元左右,裝修也不錯。最重要的是房子前面有一棵樹,我喜歡那棵樹。”
在鶴崗生活的日子里,除了房東和快遞員,她幾乎沒和其他人打過交道。除了工作,她喜歡在房間看書、寫作、看電影,偶爾也會帶著相機出去拍照。
鶴崗留給鄂雨的印象是老年人多,“滿大街到處是老人,坐著的、走著的、打牌的、跳舞的,我感覺我也是其中一員了。”
離開:
“夏天避暑,冬天看雪”
很多人買了房卻不在這里定居
呂樂近日正籌備著離開鶴崗。近來工作室經營狀況十分不佳,呂樂打算把工作室關停,由于覺得當地薪資水平過低,他決定月底就去蘇州找自己的朋友。
據媒體報道,2012年之后,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鶴崗逐漸衰落,人口不斷外流。據鶴崗市統計局發布的統計分析報告顯示,鶴崗2010-2020年城市常住人口減少了16.7萬人,下降了15.8%,少兒、勞動年齡人口減少。這座城市能提供的就業崗位有限,能留下來常住的外地人,大多都是不依靠當地提供就業崗位的自由職業者。
呂樂的自由職業者身份即將結束,他也就要離開這座城市了,“帶個包弄兩件衣服,月底就走。”他打算把設備和房子留在鶴崗,短期內不打算出租或賣出,如果業務情況轉好,就重開工作室。
中介梁云鵬注意到,自己賣出去的房子,很多外地客戶買了卻不來居住。他告訴記者,有些外地買家每年只來鶴崗住個一兩次,“夏天避暑,冬天看雪”。他接觸的能常住在這里的外地買房人“只占一兩成”,而且基本都是自由職業者,有的人來住了一段時間就走了。房子閑置的客戶很多都會讓他幫忙托管房子,有幾位還讓他把閑置的房子租出去或者直接賣出。
李梓說,她在籌備買房時曾加入過一個40多人的“鶴崗買房群”,群內的成員來自全tuya可視對講國各地,大家都迫切地想遠離自己當下的生活,前往鶴崗買房。但直到最后,“那個群里最后只有我自己買了,其他人還在觀望”,李梓說,真正付諸行動者寥寥。
鄂雨曾想過在鶴崗買一個房子,但后來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我沒辦法長期在一個地方生活,鶴崗太遠了,不方便去其他地方,飲食也不習慣。”她交了一年的房租,但只待了半年就選擇離開。在她看來,鶴崗和其他很多城市一樣,只是突然被關注了。“有的城市有雪,有的城市有海、有沙漠。但沒有城市是完美的、滿足所有需求的,總有人來,也總有人離開。”
城
那些低價買房、移居鶴崗的故事,經過社交媒體、短視頻的傳播,也讓這座原本是資源枯竭型城市的東北小城重現出某種生機
專家:
這或許是一次
城市轉型發展的機遇
對于近些年有部分年輕人因為低價房等原因來到鶴崗生活的現象,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剛表示,從整體上來看,這對鶴崗這座城市而言是一個好現象,也或許是一次城市轉型發展的機遇。
“‘鶴崗化’是近些年城市問題研究的一個熱詞,作為資源型城市,如何轉型升級是很多城市管理者和專家都在思考的問題,年輕人因為低房價等原因來到這里生活,其實對鶴崗來說,或許是一次很好的機遇。”
胡剛說,據觀察了解,這些年輕人大多數不是來“躺平”的,而是做互聯網相關工作,如果這樣的年輕人聚集起來,在鶴崗形成一個產業,就會形成良性循環,吸引更多的人到這里發展。
胡剛舉例說,像廣東的大源村,就因為直播帶貨的興起而形成了相關的產業,人員也聚集起來。“除了這些年輕人自己主動來到這里發展,當地政府也應該在政策上做出一些鼓勵措施,讓這些年輕人真的能夠在鶴崗安心生活工作,而不是成為一種僅僅維持幾年的短暫現象。”
記者注意到,在2022年鶴崗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到,“打造省級直播電商共享基地,啟動跨境電商產業園建設,力爭年交易額突破5億元,推進金融服務、現代物流、數據分析、信息服務等新興產業發展,不斷增強新興業態對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貢獻度。”
(文中李梓、呂樂、鄂雨均為化名)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任江波 實習生 鄧寶盈 李迎
站在流量風口
鶴崗能否為城市轉型蹚出一條新路?
鶴崗正在逆襲?要指出的是,關于鶴崗走紅的討論,存在著一些誤解。比如,盡管移居買房的種種故事帶火了鶴崗,但它的人口依舊是持續流出;再如,就像當地提醒的,鶴崗的房價并沒有那么低,核心區域單價仍需要兩三千元每平米。
鶴崗的低房價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其實被網絡放大了,人口流失的基本面并沒有根本性的改變。
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當然沒那么輕而易舉。但在某種意義上,鶴崗比絕大多數資源枯竭型城市要幸運一些。相較于一直籍籍無名地衰落休眠下去,如今站在輿論舞臺中央,這依舊是鶴崗不可多得的發展機會。
當地就業局日前回應,外地遷來可推薦就業,靈活就業發補貼,顯示出對爆紅帶來的機遇的珍視。在互聯網時代,注意力就是資源,不管是推薦就業,還是發放補貼,都是在努力引人、留人,試圖改變人口流失的困境。
不只是鶴崗,近幾年來,搶人大戰成為一種熱門的區域經濟現象。很多一二線網紅城市在全力發展經濟之外,借勢營銷,擴大曝光度,同時推出大手筆的人才引進和落戶措施,它們對流動人口的虹吸力在不斷加強。
過去十年,鶴崗全市常住人口從105.87萬人,下降到89.13萬人,減少16萬多。而在當前的搶人大戰格局下,鶴崗這語音呼叫對講種資源枯竭、產業衰落的中等城市,處在更加被動的狀態。鶴崗在此次走紅之后,推出推薦就業、發補貼的手段,這種“防守”策略是相當必要的。
鶴崗近幾年的走紅,除了房價低的反差因素以外,也離不開新經濟的崛起。短視頻、直播、自媒體等,可以居家辦公的就業形態,大大降低了從業者對城市配套的需求。宅在家就能夠辦公掙錢,還能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房貸壓力幾近于無,有錢能出門旅游,是不是比在大城市當“打工人”更愜意?
這種基于職業特性而產生的人口流動現象,其實也為城市的人口政策、產業政策,提供了新的機遇。事實上,這幾年來鶴崗也在努力朝這個方向轉型。比如在2021年,《鶴崗市直播電商發展三年行動規劃(2021~2023年)》發布。
鶴崗和很多資源型城市一樣,當年因為礦產資源起家,而發展衰落的根源,在于經濟、產業結構單一。現在順勢而為,借著這幾年走紅的機會,發力直播電商、網紅經濟。這既是為城市的產業拓展新賽道,也是吸引新職業人群的流入。
當然,認為上過幾次熱搜,就能夠讓鶴崗打破多年的轉型困境,也不現實。但我們應該看到鶴崗的努力,應該鼓勵這類資源枯竭型城市,因地制宜、抓住機遇,發展一些新興產業,擺脫對傳統產業的依賴。
應該慶幸,在礦產資源枯竭后,鶴崗又找到了流量的“富礦”。在城市營銷流行的當下,流量本身就是一種稀缺資源,只要撬動好,它對城市發展的加持效果,可能會超乎想象。
鶴崗要抓住流量的風口,不管是推薦就業吸引人才,還是發展直播電商,這些都還遠遠不夠。要想改變人口流失的困境,說到底還得從城市治理和配套的方方面面著手。更多的就業機會,更高的治理水平,更好的營商環境,鶴崗的逆襲才能有更大的希望。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熊志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