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屆進博會| 在華50年,百年日企東芝如何“再出發”?
中新社北京10月30日電 題:在華50年,百年日企東芝如何“再出發”?
中新社記者 龐無忌
“TOSHIBA,TOSHIBA,新時代的東芝。”這句上世紀80年代的東芝廣告歌至今還留存在許多中國人的記憶里。彼時,東芝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家電風靡中國。
“我在中國各地出差訪問時,經常有人熱心地跟我講述他們過去使用東芝產品的點滴故事,還能唱出80年代我們在電視廣告中的歌曲”,談及東芝與中國的故事時,東芝(中國)董事長宮崎洋一對中新社記者說:“中國消費者對東芝品牌的感情,讓我非常感動”。
東芝創立于1875年,距今已有147年歷史。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東芝便進入中國。宮崎洋一說,上世紀80年代,中國民眾更熟悉東芝的電視和白色家電,(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可能變成東芝的筆記本電腦。但近些年,東芝品牌不再像過去那樣頻繁地出現在中國消費者面前。
宮崎洋一解釋說,50年來,東芝根據中國市場的需求和自身特點多次轉型,目前已經成為一家B2B的公司,主打產品也與過去完全不同。這家百年日企是如何“再出發”的?
專注新興低碳經濟
為即將到來的第五屆進博會,東芝準備了六件展品,包括東芝純氫燃料電池系統H2Rex、二氧化碳捕獲和封存(CCS)技術、SCiB?鋰離子電池、大功率半導體器件以及重離子癌癥治療裝置等。告別家電等品類的東芝將目光投向了高科技和低碳產品。
以氫能為例,宮崎洋一介紹稱,氫能的普及將是實現碳中和極其重要的一環。
東芝在氫能產品方面有著60年以上的經驗,宮崎洋一說,近年來又將氫能體系全面提升,東芝燃料電池體系目前已全部采用純氫為燃料。此次將展出的H2Rex是固定式純氫燃料電池系統,也是完全沒有二氧化碳排放的環保高效率純氫發電系統。
對于氫能的前景,宮崎洋一認為,當前世界各國都在加大力度推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然而可再生能源有其不穩定的一面,這部分不穩定的電力如何消納成為一大挑戰,氫能源恰好為此提供了答案,也就是現在經常被提到的“風光氫儲項目”。目前,東芝的氫能業務處于下游的氫氣消納場景,未來將持續發力純清潔能源的熱電聯供等氫能業務。
在低碳發展方面,宮崎洋一解釋說,不論是純氫燃料電池產品的開發,還是近零能耗建筑的空調解決方案,東芝所有的業務都會考慮對環境產生的負擔,并努力降低這些負擔,以助力世界進一步加快碳中和進程。
半導體為集團核心業務
目前,電子元器件(半導體)和存儲是東芝集團的核心業務。據透露,2021財年這一業務占到該集團總銷售額的四分之一左右。
半導體也是東芝中國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宮崎洋一表示,隨著中國市場的新能源汽車不斷普及,工業設備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中國對功率半導體的需求持續增加。東芝將更多的資源集中于功率半導體和集成電路,以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
宮崎洋一透露,東芝在功率半導體領域保持著全球主要供應商的地位。今年進博會,將重點展出東芝研發的全球領先的12英寸晶圓,這款產品將馬上在日本投產,相信很快也會與中國客戶見面。另外,IGBT和碳化硅MOSFET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應用有望在中國市場擴大。
中國吸引力增強視頻對講
宮崎洋一表示,中國一直都是東芝集團最重要的海外市場,也是集團各項戰略和數據分析的重點。截至2021年底,東芝在華主要合資、獨資公司共34家,員工人數超過1萬。
近些年,中國市場的吸引力更多來自創新。宮崎涂鴉可視對講洋一表示,中國市場對高新技術解決方案不斷提出更高要求,這里的創新環境也在不斷優化,政府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更加重視,不斷推動本土創新成果和高新技術人才涌現。東芝作為一家注重創新和研發的企業,非常欣喜地看到中國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機會,“這些趨勢對我們的吸引力與日俱增”。
他認為,中國的人才優勢是中國市場最重要的魅力之一。目前,東芝(中國)研究開發中心已經成長為東芝集團在海外的四大研發機構之一,與東芝歐洲研究所、東芝美國研究所、東芝軟件印度公司共同構成了東芝全球研發項目的創新驅動引擎。(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