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鎮怎樣吸引年輕人 年輕人怎么助力小鎮發展?
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人才是發展的重要基礎,從過去的脫貧攻堅,到現在的鄉村振興,多年以來,許許多多的年輕人,回到鄉村,享受和大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同時又借助鄉村的資源創業,一點點打造自己心目中的未來。
小鎮,一個鄉村中重要的地方,既有鄉村特征,又有城市影子,同樣經歷著劇烈的變化,也是眾多回鄉創業的年輕人,所選擇的出發點。在未來,小鎮又該如何對待歸來的年輕人,或者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歸來?小鎮和年輕人,在鄉村振興的歷程中,如何互相促進和吸引?
新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朱啟臻、武漢大學教授呂德文,他們長期關注和研究農民、農村問題,在他們的眼里,小鎮青年的未來將是怎樣的?
朱啟臻:小鎮上的就業創業機會更多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
在鄉村現代化、城鄉融合的過程中,小鎮,是一個特殊的場域,它是鄉村中接受城市文明最早的地方,也是鄉村走向城市最初的起點。
隨著社會的發展,鄉村振興的推進,鄉村、縣域的建設,往往更容易受到人們的關注,小鎮似乎容易被人遺忘。
但實際上,鎮域是鄉村振興中關鍵且不容忽視的部分,我國鄉村振興的戰略中,明確提出要“以鎮域為中心”,正說明鎮域的重要性。
讓鄉村的居民,享受到與城市均等的公共服務、社會服務等,是鄉村振興、鄉村現代化的重要目標。但可視對講怎樣才能做到?是否要讓每一個村莊變成一個小而全的社會,具備所有的公共服務、社會服務功能呢?這不太可能,也沒有必要。
那么,鄉村居民如何享受到這些服務呢?醫療、養老、文化、家政、快遞……這些服務又該以哪里為基點呢?
小鎮是最合適的選擇,它既具有一定的集中性,又可以輻射到全部的鄉村,使得鄉村居民得以享受高品質的服務。在現實中,鎮域確實承擔著這樣的功能,在鄉村中,小鎮是區域性的中tuya可視對講心,把一個分散的鄉村連接起來,成為鄉村居民就地就業的集中地,也是鄉村居民獲得信息、參與商品交易、參加文娛活動的中心。
相應地,小鎮上的就業機會、創業機會也會更多。事實上,回鄉創業的年輕人,有很大一部分在鎮上。我們在調研中,遇到過一些看起來并不大的小鎮,但是各種產業、服務功能很齊全,有快遞分揀的站點,有市場,比如我們到過一個小鎮,光飯館就有幾十個。
這些復雜且齊全的服務功能、產業形態,讓小鎮有了更多的創業機會和就業機會,使得小鎮成為了鄉村之間的繁華地帶。城市中的服務、產品、觀念在這里聚集,輻射向更加廣袤的鄉村,鄉村里的農產品、農業加工產品等,也在向這里集中,通過電商,銷售到世界上的任何角落。
所以,鎮域,從來不是鄉村之外的場域,而是鄉村的一部分,也是鄉村建設、鄉村發展的重要方面。尤其要注意的是,今天已經進入到一個社會化服務和專業服務的階段,眾多的服務機構、服務人員,不太可能分散到每一個村莊,他們更適合在鎮域中集中,以小鎮為基點,輻射向一個個鄉村。
也就是說,鎮域是一個服務中心,一個鄉村居民享受現代化高品質服務的基點。我國曾經發布過多項建設鎮域、發展鎮域的政策文件,各地也都出臺過許多相應的政策,推動和幫助鎮域的發展。這也說明,不論是在政策上,還是實踐中,小鎮都是鄉村振興重要的部分,現在如此,未來也是如此。二十大報告中,特別提出鄉村振興中的人才振興問題,在未來,必然會有更多小鎮青年,成為建設小鎮這個服務中心的重要力量。
呂德文:鄉村建設小鎮青年不可或缺
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教授、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在我們關注小鎮的時候,應注意到小鎮本身的分化。在當前,小鎮也有不同的類型,一部分小鎮具有相對發達的工業,因此也具有更強的城市功能。另一部分小鎮則處在純農業地區,主要服務于農業,這樣的小鎮上,有集市,有少部分商業,也可能有一些服務于農業的產業。
在今天,后一種小鎮正處在一個特殊的階段,大部分服務于農業的功能正在消失,這里可能還有教育、醫療等集中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但這些功能很難吸引小鎮青年,能夠吸引的,多是老人、陪讀的父母等。即便有一些回鄉創業的年輕人,但數量較少,難以形成規模。
兩種小鎮,還可以用另外一種方法區分,即中心鎮和普通小鎮。一個縣的范圍中,通常有幾個中心小鎮,更多的普通小鎮。中心小鎮一般是交通、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的集中地,通常也有比普通小鎮更加豐富的商業活動。小鎮青年,基本上都在這樣的中心鎮上,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可能會從事一些家庭傳承的產業,比如父母以前就是開飯店的,傳到下一代,他們就可能留在小鎮,繼續經營父母的產業。還有些小鎮會打造產業、開發新的商業形態,也會吸引一些返鄉青年。但要注意的是,即便在中心小鎮,這樣的青年人數也并不多。
在今天,中國社會仍處在快速城鎮化的過程中,未來一段時間里,人口從鄉村流向城市的趨勢并沒有改變。在現階段,鄉村振興,其實更多集中在“保底”的層面,包括基礎設施的建設、公共服務的提升等。在短時間里,年輕人大量回鄉,并且讓小鎮、鄉村變得非?;钴S,是不太現實的,也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以農業為例,現代化的農業中,機器代替了體力勞動,不需要那么多人種地了,同時,農業的產值,也不足以為更多人提供足夠的收入回報。一個年輕人回鄉,流轉幾十畝、幾百畝土地,可以獲得比較好的收入,或者從事電商等服務業,也可以保障一家人的生活。但如果每一家都有年輕人回家,鄉村也好,小鎮也好,還能給他們提供足夠的收入嗎?
但這并不意味著,小鎮不需要年輕人,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建設。鄉村振興的五大方面,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人才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礎之一,尤其是年輕人。年輕人是鄉村社會功能完整的必備要素,比如基層工作,需要更熟悉電腦、互聯網的年輕人承擔,電商等新興的業態,也需要年輕人參與。
所以,小鎮青年很重要,是鄉村振興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們承擔著鄉村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功能,又在資源下鄉過程中,獲得經濟、市場方面的機會,得以創業、就業。但同時,未來一段時間里,小鎮青年又不會太多,這是一個基本的判斷。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