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行行長劉珺:注入數字化元素的人民幣國際化2.0版將持續提速
家家安11月6日電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全球經濟、中國經濟都面臨更大不確定性,數字經濟成為越來越重要的驅動力。” 11月5日,交通銀行行長劉珺出席第五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數字貿易的創新發展:機遇與挑戰”分論壇并致辭時表示。
劉珺指出,數字經濟語境下,科技成為全球化的主要驅動力。隨著數字技術帶來貨幣信任機制的嬗變,未來的國際貨幣體系將形成數字貨幣與現有主權貨幣共生和相互交織的新格局。人民幣國際化、數字人民幣協同發力,將成為數字貿易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人民幣國際化、數字人民幣協同發力下,注入數字化元素的人民幣國際化2.0版將持續提速,并成為中國國際競爭力提升的重要切入點。” 劉珺說。
交行行長劉珺致辭。圖片來源:交通銀行公眾號
以下為演講實錄:
各位來賓、各位專家,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全球經濟、中國經濟都面臨更大不確定性,數字經濟成為越來越重要的驅動力,不確定性與確定性交織纏繞,成為全球經濟體系的“元敘事”,并帶來多重演化的可能。很高興有機會參加本次論壇,與大家一起,就數字貿易發展這一重要前沿課題進行探討。
第一,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彰顯中國應對全球化“逆流”的戰略定力。
貿易和開放是共生的,借用目前一個時髦的概念,是與生俱來的“量子糾纏”。所以,我先從開放和全球化切入數字貿易這個主題。任何趨勢都不是線性發展的,其間不乏曲折迂回,亦有峰谷溝壑,全球化亦然。盡管在公共衛生事件、地緣政治沖突、意識形態角力等一系列非經濟因素擾動下,西方主要經濟體陷入防衰退與控通脹的“兩難”,全球化進程也隨之在開放與保守、變革與守舊、經濟一體化與碎片化的一片喧囂中面臨前所未有的阻滯人臉識別門禁,但在高度交融與連接的全球體系中,科技創新螺旋式上升、人類文明波浪式前進仍然是大趨勢,全球化依然是“不廢江河萬古流”,并會在生產和分配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中尋求新的帕累托改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經濟全球化是時代潮流。大江奔騰向海,總會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擋不了大江東去。”
習近平總書記4日晚的開幕式致辭題目是《共創開放繁榮的美好未來》,再次向全世界發出開放最強音:“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我們要以開放紓發展之困、以開放匯合作之力、以開放聚創新之勢、以開放謀共享之福,推動經濟全球化不斷向前”。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開拓國際合作新空間,是與時俱進打造中國經濟發展新范式、鍛造國際經濟可視對講門禁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必將有力推動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范式躍遷,同時有效消弭全球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均衡、更加包容和更加可持續方向發展。
第二,數字經濟語境下,科技成為全球化的主要驅動力。
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科技賦予生產力要素中的勞動者要素更為豐富的內涵,實現了從勞動者體力向腦力的躍升。IoT(Internet of things,一切皆互聯)是新經濟的根本特征。因為數據是流動的,數據是廣域的,科技是互聯的,科技是泛在的。數字經濟主旋律下,逆全球化注定只能是一種政治聒噪。如果說基于比較優勢理論的全球化1.0版本,實現了工業經濟的量變到質變,是超越地域限制、摒棄意識形態差異、政治分歧和協調經貿沖突的合成結果。那么,升級到數字經濟的全球化2.0版本,強化了廣域互聯和泛在開放的DNA,再加上科技創新的賦能和使能,將進一步加速進程,并顯著提升全人類的福祉。擘畫數字化時代的未來,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幾何級數甚至冪級數增強算力和保密性,區塊鏈技術運用分布式記賬系統標記全球貿易流,跨境貿易的價值分配將更趨公開透明,推動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全球經貿新格局、新秩序加速演進。
第三,人民幣國際化、數字人民幣協同發力,將成為數字貿易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數字與貨幣或許是最為相像的,都需要流動,都需要交互,都需要集成。在數字經濟的大范疇下,數字貿易之“貿易”至少分解為可貿易性(tradable)、可交換性(exchangeable)、交互性(interactive)、互操作性(interoperable)、互創新性(interinnovative)、互集成性(interintegratable)等維度,其中前兩項更趨近于傳統服務貿易,而其他則更多體現數字經濟屬性。而即便是在傳統服務貿易范疇內,數字貿易的突出特征仍然是交易性高于貿易性。國別屬性只是數字和貨幣的一個維度,一個標簽。例如在國外消費刷卡,這時的貨幣沒有跨境的動作,只有即時的使用;抑或在國內刷非洲野生動物的視頻,這時的數字化重現也沒有國家間的貿易,只有實時同步的生產與消費。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持續增強的綜合國力、貨幣金融市場的深度、效率和開放性為人民幣提供了堅實的信用支持,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的重要性已經并將持續上升,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前景可期。而隨著數字技術帶來貨幣信任機制的嬗變,未來的國際貨幣體系將形成數字貨幣與現有主權貨幣共生和相互交織的新格局。中國也是數字貨幣領域研發測試的先行者,數字人民幣相較其他主權性質的數字貨幣,具有技術相對成熟、試點范圍廣且場景豐富、兼容性安全性高等三大優勢。更為關鍵的是,中國獨有的超大市場優勢,14億人口、41萬億元的消費規模構成了全球需求的重要來源,也催生著全球最為豐富的場景化生態、最為多元的新經濟業態。
我認為,人民幣國際化、數字人民幣協同發力下,注入數字化元素的人民幣國際化2.0版將持續提速,并成為中國國際競爭力提升的重要切入點。其間的核心邏輯是,以中國市場的巨大需求潛力作為“磁石”,加速促進要素“走出去”“引進來”雙向流動,同步豐富數字人民幣的跨境應用,以場景建設拓展人民幣國際化的廣度和深度。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窗口,上海應當也必須在這一領域先行一步,并將其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主要突破口。
交通銀行是唯一總行在滬的全球前10大銀行,也是首批數字人民幣運營機構,在這一領域兼具地緣優勢和先發優勢,做好對接服務可謂是責無旁貸。我們將繼續與上海市深度合作,更加深度參與跨境支付結算系統等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與上海自貿區、進博會、臨港新片區等對接,為數字人民幣的應用推廣開拓豐富的國際化應用場景和跨境支付場景,助力上海率先構建高端集聚的數字貨幣產業集群體系,打造全球數字貨幣研發和應用高地,從數字維度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沿創新和深度實踐。通過人民幣定價和交易功能在上海的高度集成,以人民幣金融產品的國際流動和交互,更好助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促進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良性循環。
各位來賓:隨著數字經濟對傳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瓶頸的高速解鎖,世界經濟步入經貿規則重構、全球數據跨境流動、數字貿易規則建立的全新階段。風云際會,以何種定位、何種姿態躬身入局,這是習近平總書記交給上海的題目,也是政策制定者、市場參與者都必須給出的答案。衷心祝愿本次論壇圓滿成功,為全球數字貿易發展交融智慧、貢獻方案。謝謝大家!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