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義烏聚超兩千家“森系”企業 一年一會促林業發展
家家安義烏11月5日電(董易鑫)“我們就是‘候鳥’啦,哪里有展會就‘飛’哪里咯。”5日,臺商吳銘聰告訴家家安記者,今年是他第10次參加中國義烏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下稱:森博會),多年的參展經驗讓他的好友遍布全國各地。
當日,第15屆森博會在浙江義烏開幕。本屆森博會延續2021年“綠色低碳 共同富裕”的主題,展覽面積5萬平方米,設國際標準展位2075個,線下參展企業1331家,802家企業報名參加云上森博會,匯聚家具及配件、木竹裝修材料、木竹工藝品、木竹日用品、森林食品、茶相關產品、森林康養產品、花卉園藝、林業裝備與科技、森林戶外裝備和配件等十大行業的10萬余種商品。
參展商和客戶洽談。 董易鑫
今年是來自浙江紹興的竹編手藝匠人郭建苗第3次參與森博會,問及銷售情況,他直呼“好的不得了”。“我們的竹編筐、竹編簍還有不少海外‘粉絲’呢,還有人帶著翻譯和我們探討竹編工藝,每年帶來展出的產品也基本都能賣光,說明視頻對講純天然的竹子和手工制品越來越受到大家歡迎了。”他說。
此外,本屆森博會設立共同富裕展、山海協作展、森林康養特色展、第14屆臺灣農林精品展、木(竹)雕產品精品展、林草裝備精品展、木本糧油展、林下道地中藥材精品展、茶產品精品展等十個精品展區。
畬族繡娘制作畬族彩帶。 董易鑫
展會期間,浙江省民宗委參與組展的浙江省畬鄉林產品展共設展位90個,展示浙江麗水等地畬族特色農林產品。
畬族姑娘雷福娟負責向來往游客、采購商介紹畬族服飾、頭飾等文化。
“畬族的吉祥物是鳳凰,我們的頭飾形狀、衣服花紋都含有鳳凰元素,頭飾相互碰撞還會發出清脆聲響,也有鳳鳴祈福的寓意。”雷福娟邊說邊搖動耳邊垂下的銀飾。
彩帶編織技藝是畬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從2017年起,我們開始推進‘百名繡娘培育計劃’,目前已培養繡娘超200名,主要培訓彩帶編織、畬繡等民族傳統技藝。”展會現場,浙江景寧畬族自治縣刺繡協會相關負責人潘麗娟介紹,畬族元素的純手工制品不僅低碳環保還能傳播傳統民族文化,目前,他們還開發了頸椎枕、彩帶鑰匙扣等與現代生活相契合的產品。
“林業醫院對講系統既是守護綠水青山的重要公益事業,也是創造金山銀山的重要基礎產業。”森博會期間,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改革發展司副司長蘇祖云表示。
相較往年,第15屆森博會對浙江結對幫扶地區給予更大支持,“共同富裕展”為浙江每個結對幫扶縣(市、區)安排免費展位2個,“山海協作展”助力浙江省內山區26縣更多林產品“走出去”。
據悉,本屆線下森博會將為期4天,云上森博會“永不落幕”。
今年的云上森博會將在義烏小商品城線上平臺構建的“優質林產品展示交易中心”舉行。同時,云上森博會還推出了“森博會歡樂購物節”活動;設立美麗中國館、浙江省各地市館等名品館;針對林產品季節性的特點,實現線上森博會展商平臺交易常年化,在不同的時節段上線特色促銷活動等。
博覽會上展出的“青苔瓶中景”。 董易鑫
數據顯示,森博會自2008年創辦以來,累計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99萬家企業參展,展位總數4.27萬個,實現成交額540.47億元人民幣。(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