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確定性下,這些中小企業憑什么能迅速恢復元氣?
經歷了上半年疫情帶來的一段停滯后,上海的一些中小微企業正在逐步恢復元氣。
曾發出“求救”信的中國高端小眾品牌Sandriver(沙涓),在今年9月迎來了同比上漲60%的業績,品牌效應顯現;中國高定品牌設計師秦旭所創立的MOODBOX品牌,也借著上海時裝周的東風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時裝秀,并拉開了“走出去”的序幕;在上海設立的丁丁首店,也在近幾個月里持續創下今年“最佳”的業績。
在這些快速復蘇的案例背后,一定程度上歸功于多年來企業打造的品牌得到了“回饋”。
品牌效應顯現
“今年大概率不會比去年差了。”上海沙涓時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兼技術總監郭秀玲告訴第一財經,今年下半年以來,品牌的效應得到了釋放,“好幾個歷史記錄都是今年破的”。其中,線上及旗艦店線下優質客戶增加,“一些買歐洲奢侈品的大客戶開始成為我們的客戶,單筆10萬~20萬元的客戶頻繁出現”。
沙涓是少數站上世界舞臺的“中國制造”——連續8年受邀參加巴黎時裝周,連續3年亮相Maison&Object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唯一入駐LVMH集團旗下頂級百貨樂蓬馬歇的中國品牌,并與頂級奢華酒店安縵達成了全球合作。
品牌效應顯現的同時,郭秀玲也坦言,有的店鋪表現也比較糟糕,尤其是線下百貨。但總體來說,線上及旗艦店線下優質客戶增加,整體客戶質量在明顯提升,也讓公司今年的業績迅速反彈上升。
于3年前在上海開出全國首店的丁丁店,也已經恢復了正常。
“恢復的速度比我們預想的快。”《丁丁歷險記》版權擁有方比利時莫蘭薩公司中國代表王越對第一財經表示,自8月創下今年“最佳”業績以來,最近幾個月里持續刷新這一記錄,保持今年“最佳”,11月希望能繼續這樣的勢頭。
王越說,在6月1日剛剛恢復開門營業的當天,就有丁迷們來現場買書和周邊產品。即使疫情期間門店關閉、線下活動取消、發貨也受到影響,但始終沒有阻止丁迷們線下下單的熱情——可視門鈴首店品牌的競爭力由此可見一斑。
秦旭告訴第一財經,在品牌10年前創立時,她和來自法國的先生就初步定下了品牌的發展規劃,那就是第一個10年在上海,第二個10年要去巴黎。如今第二個10年到了,他們的品牌升級之路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而是在按計劃推動著。以她為核心的研發團隊如期“走出去”,目標即推動品牌的國際化升級。
國際化進行時tuya可視對講
在秦旭看來,中國品牌正處于和國際品牌同臺競爭的好時機。已經用了10年時間,在上海站穩腳跟的他們,獲得了一定數量的基礎客戶,下一個10年需要去巴黎歷練,才能成為真正走向國際市場的中國品牌。
從感性上來說,秦旭需要“走出去”尋找品牌內核,汲取設計靈感。從理性上來說,作為少數站上了國際舞臺的中國奢侈品牌,他們需要去全球時尚界的頂端,走出一條更清晰也更長遠的路。從國際視角回看中國市場,這會讓品牌的升級更加順理成章。
更現實的考慮還是在于品牌背后的品質支撐。“我們品牌的原材料主要都在法國,所以保障品質的源頭就在那兒。”秦旭說,把研發重心搬到巴黎,成本會至少高出三成,也意味著更多的未知。但要往前走,需要承擔風險,也才有可能收獲更大的回報。
事實上,聽說秦旭與研發團隊要搬去巴黎,中國客戶們給出的普遍反饋是,會更愿意定制MOODBOX的時裝,因為被賦予了更加國際化并且前沿的內涵與期待。
在秦旭看來,之前中國消費者更青睞外國品牌,現在這個局面正在隨著中國品牌的崛起而發生改變,“外國品牌不一定就能成功,終歸還是要以高品質取勝”。
和一些在疫情下生存不易的“小而美”品牌相比,秦旭他們看起來是幸運的——“去巴黎”是剛需,也是為了更大的機會和更好的發展,而基于已有的中國消費者群體和市場積累,他們也才有了“走出去”和“更好回歸”的底氣。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