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士專家“云”聚昆明 共探數字經濟發展
家家安昆明11月12日電 (記者 胡遠航)“全球數字經濟的網絡安全面臨嚴峻威脅,應構建安全可信的網絡新生態,促進數字經濟高無線門鈴質量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如是建議。
12日下午,第六屆云南國際人才交流會分活動——云南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論壇在昆明舉行,包括沈昌祥在內的多位中外院士、專家“云”聚一堂,就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網絡安全、跨境數字貿易等議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網絡空間已經成為繼陸、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主權領域空間。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安全是發展的前提。”沈昌祥提出,建立主動免疫可信計算新模式、計算部件+防護部件“二重”體系結構等,構建安全可信的網絡新生態;同時,落實等級保護制度,保障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徐宗本圍繞“數字經濟與中國的數字經濟戰略”“數字經濟運行規律與發展態勢”“對發展數字經濟的若干建議”三個方面,分享其對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認識與思考。
徐宗本認為,數字經濟是一場不進則退的新科技和產業變革競賽,不能等、不能慢、不能蠻。他建議,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作用,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健全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著力強化數字經濟安全體系,有效拓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實現高質量發展。
烏克蘭國家工程院院士蔣林華建議,加快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傳統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構建高速、智能、泛在、安全、綠色的新一代信息網絡,形成適應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需要的信息基礎設施。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可視對講(RCEP)是一個高水平的數字貿易協定, RCEP數字貿易的落地實施面臨制度壁壘、信任壁壘、平臺壁壘三大挑戰,迫切需要新型跨境技術治理體系予以支撐。”云南財經大學信息學院院長余益民表示,全球貿易跨境技術治理體系正處于重大變革時期,中國應抓住機遇,加快以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隱私計算等融合的新型跨境信息技術治理體系研究,為全球數字治理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余益民同時表示,云南省具有瀾湄合作、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老鐵路等優勢,應積極推動面向 RCEP的新型跨境信息技術治理體系試點示范,提供可推廣復制的數字貿易新模式。(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