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寒冬背后 幻想逐漸破滅
證券時報記者 陳霞昌
3個月前,任正非說:“活下來,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現在,這股寒氣也傳到了大洋彼岸。
美國社交巨頭Meta宣布裁員超過11000人,占員涂鴉可視對講工總數13%。這是公司2004年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創始人扎克伯格說,裁員是因為自己對經濟前景和行業趨勢做出了錯誤的判斷。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暴發后,他認為線下活動將會加速轉到線上,并且這個趨勢不會逆轉。他甚至投入近100億美元到新戰場:元宇宙。
事實證明,元宇宙時代還沒到來,他的公司就已經快支撐不住了。公司的凈利潤已經連續4個季度下降,股價年內更是跌了70%。
Meta大幅裁員不是個案。根據美國一家人力資源機構的統計,10月份美國科技行業的裁員人數同比增加了48%,前10個月則增加了162%。包括網約車平臺Lyft和支付公司Stripe都宣布了重大裁員計劃。像谷歌、亞馬遜這樣級別的互聯網巨頭,最新一季度的財報基本都沒達到市場預期,凍結招聘成為最常見的應對手段。
扎克伯格把裁員的原因歸咎于自己的戰略判斷錯誤。但如果整個行業都出現問題,顯然不是個人的原因。
事實上,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暴發后,美國政府為了刺激經濟,連續出臺了大規模的救市方案。美聯儲也很配合地把利率降到接近零,以及無限量地量化寬松。實體經濟深受疫醫護對講情影響,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科技行業成為資金最好的目的地。個人消費支出增加,也讓互聯網企業過去兩年的業績有了大幅增長。
但美聯儲年初開始的加息舉措讓幻想逐漸破滅,市場流動性不再充沛。更關鍵的是,前期刺激政策帶來了通脹,實體經濟卻沒有好轉。美國主要的經濟指標里,除了就業仍然健康,其它指標已經預示經濟進入衰退。從全球看,多個國家開始對互聯網巨頭們擴張帶來的負面效應有了極高警惕,巨頭們再也不能像以往一樣肆無忌憚地擴張。在股市上,多家互聯網頭部企業股價下跌幅度已經抹平了疫情以來的上漲幅度。
而這些還只是外因。從行業本身來看,這一輪互聯網革命沿著智能手機誕生、普及的發展軌跡,移動互聯網給社會帶來了深刻的變革。但是,10多年過去了,這一輪變革在技術上似乎已經遇到了瓶頸,我們已經很久都沒有發現整個行業出現有重大革新的產品或服務,從硬件和軟件上,都是如此。不管是早些年的虛擬現實VR,抑或是增強現實AR,甚至于現今的元宇宙,都還沒能向市場證明自己的價值。
至于互聯網寒冬什么時候會過去,樂觀的人會覺得等到明年美國經濟以及全球經濟好轉。但如果互聯網不能再次出現像“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的顛覆式創新,這個寒冬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