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擊新冠肺炎)上海實施海港口岸試航等政策 船企及外貿運輸受惠
中新社上海6月2日電 (記者 陳靜)上海全速邁開復工復產的步伐,海港口岸試航便利政策等落地實施;口岸查驗部門優化“全可視對講門禁流程、全閉環、非接觸”邊檢查驗流程,為企業紓困解難的同時,助力上海港的國際中轉港功能不斷提升。
人臉識別門禁2日,巴拿馬籍“非洲獅”輪在完成船舶維修項目后,緩緩駛離位于崇明島的上海華潤大東工程有限公司碼頭,該輪將前往長江口錨地施行為期24小時的試航任務后直接出境。這是國家移民管理局部署實施“主動服務市場主體、助力穩定經濟大盤”新舉措以來,崇明造船企業率先享受試航便利措施的船舶。
同日,裝載799輛大通、502輛名爵等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陶波湖”滾裝輪,由上海海通國際汽車碼頭緩緩駛出,駛上前往南美智利的航程。
據了解,2022年5月,海通國際汽車碼頭整車出口7.8萬余臺,環比增長超31%,同比增長近6%。其中,特斯拉、名爵等品牌整車出口量更是接近翻倍。上海邊檢總站外高橋邊檢站方面告訴記者,5月份以來,外高橋邊檢站共開通“快捷通道”40余次,累計為46艘國際航行滾裝輪和900余名海員提供安全高效的出入境邊防檢查服務。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中國首單外資班輪公司“沿海捎帶”業務已在上海洋山深水港落地。丹麥籍“美若馬士基”輪靠泊洋山深水港三期碼頭。在諸多裝卸任務中,27個裝滿加拿大進口貨物的重箱從洋山港吊裝上船,它們將隨船直達天津港卸船。這意味著外資班輪公司正式啟動在中國沿海港口間“沿海捎帶”業務。
據了解,“沿海捎帶”指船舶在中國沿海港口間的外貿進出口集裝箱貨物運輸,由于船舶在中境內沿海港口間中轉貨物,以往此項業務一直屬于國內運輸、國內事務,只允許中國籍船舶從事沿海捎帶業務。
據悉,除利好港口外,外資班輪公司開展“沿海捎帶”業務,也有助于相關航運企業提供多樣化服務,提高倉位利用率,減少運輸碳排放,提升集裝箱運輸效率;有助于生產制造企業降低貨物中轉成本。(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