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力大數據賦能 山西生態環境治理添“利器”
家家安太原6月2日電 (高雨晴)“通過電力看環可視對講門禁保,針對山西省1753家重點監控企業,我們主要篩查日用電量大于2000千瓦時、同時環比增幅20%及以上的企業,電力大數據分析結果可以服務政府和行業治理,降低環保部門現場核查成本,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提供數據支撐。”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下稱“山西電力”)大數據項目負責人郝曉偉2日說。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是“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為推動山西省“生態環境+電力大數據”戰略合作協議落地實施,山西電力發揮電力大數據準確、及時、全面等特點,探索電力大數據賦能環保工作的應用場景,拓展“電力+”系列數字化場景服務內容,電力大數據服務保障成效顯著。
圍繞家用門鈴近三年“電力看環保”的數據,該公司組織團隊全面復盤、歸納,最終形成“基礎電力指標、規模趨勢類指標、預警研判類指標”三大類指標,并根據監測范圍、預警頻次等實際需求,分層細化指標應用場景,形成智慧環保用電監測指標體系。
結合山西省內黃河流域水質監管需求,山西電力開展圍繞黃河流域的“兩高”行業常態化用電監測,打造出融合地域特色的電力大數據精準服務。同時,創新構建融合電力指標的排污許可企業信息庫,開發部署許可企業用電準實時監測與無證企業預警排查雙重研判場景,構建“散亂污”企業識別模型、“散亂污”企業私自復產、偷排漏排等監測規則,為精準篩查潛藏于居民社區、小工業園區的疑似違規企業提供數據支撐。
據悉,自2020年12月8日以來,山西電力“電力+”系列大數據應用產品已持續向政府生態環境部門提供各類監測分析報告91期,支撐環保政策指令落地9次。(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