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宛西洼地”河南內鄉探索“期貨6+”助農創新模式
家家安鄭州12月16日電 (記者 劉鵬)記者16日從鄭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鄭商所”)獲悉,有著“宛西洼地”之稱的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創新探索出了“期貨6+”助農創新模式,以幫助農民實現“種植有錢、保價優價、銷售通暢”。
在鄭商所支持下,“金融行業助力鄉村振興發展論壇——內鄉縣三農服務創新探索”12月15日在線上舉辦。內鄉縣副縣長魏童在此間介紹,當地充分利用花生這個主要經濟作物的資源,積極引進了花生“保險+期貨”等金融服務產業與管理風險的模式,幫助新型農業種植合作社與廣大農戶轉移和釋放市場價格波動風險,一方面保障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另一方面為產業與鄉村振興打下扎實的物質基礎。
據了解,目前,在內鄉縣等我國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以及中部傳統農業產區,花生是產業主體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不過,近年來,受到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花生等具有中國特色的農產品價格波動大,相關產業面臨轉型升級難題,風險管理需求日益凸顯。
魏童介紹,今年,在河南省財政廳、鄭商所支持下,內鄉縣首次被納入保障范圍。為此,內鄉縣對11個鄉鎮及100多個種植大戶走訪調研,結合縣域實際,抓產業、活經濟、促增收,不但順利開展了花生“保險+期貨”項目,還創新探索“期貨6+”助農創新模式——“銀行+合作社+保險+期貨+訂單收購+含權貿易”模式。在投保過程中引入多家銀行,對農戶承擔的保費及生產經營成本進行授信。投保后期,與期貨風險管理公司或糧油貿易公司合作,進行訂單農業、含權貿易,同時通過項目組織激活合作社內生動力,真正幫醫院對講系統助農民實現“種植有錢、保價優價、銷售通暢”。
引進花生“保險+期貨”項目只是有效地為農民提供了價格保險,利用視頻對講市場化手段補償了農民面臨的價格下跌損失。那么,面對類似花生因災減產等情況又將如何能彌補農民的收入以降低風險呢?
據介紹,內鄉縣還同時引入了“訂單收購+含權貿易”業務模式,充分利用花生期權工具等實施訂單收購、二次結算等惠農措施,使農戶可以通過含權的貿易合同等獲得價格上漲的額外補貼,提升農戶收益及種植積極性,促進花生產業穩定發展。
魏童介紹,截至目前,“期貨6+”等助農創新模式,以及內鄉縣委、縣政府多年來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商務部國際交流中心合作,持續開展的減貧和可持續發展項目,在普惠金融、均等教育和社區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果。(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