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銷社“兩分開”怎么改
21世紀以來第20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日前發布。《意見》包括九部分內容,對鄉村振興各方面工作進行了安排。其中,在第六部分“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里,專門提出要堅持為農服務和政事分開、社企分開,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以下簡稱“供銷社”)綜合改革。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為農服務和政事分開、社企分開“兩分開”是基于當下全國各級供銷社幾乎都設有自己控股的社有企業“供銷集團”而提出,相關業務需予以劃分。《意見》中加快農產品產地冷藏、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加強化肥等農資生產、儲運調控等,也給供銷社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持續深化綜合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專門強調要堅持為農服務和政事分開、社企分開,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
改什么,如何改?
就《意見》提到的“為農服務和政事分開、社企分開”,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全國各級供銷社幾乎都設有自己控股的社有企業“供一鍵報警呼叫銷集團”。同時,供銷總社也在不斷轉型。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官網顯示,目前總社有下屬事業單位15家、直屬企業集團13家,主管社團組織14家。《意見》提出的要求,與供銷社在新時代的運營模式不無關系。
就如何深化改革而言,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建議,在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中,要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系。
首先,要正確處理好傳統業務與新興產業的關系。農資、棉花、再生資源、煙花爆竹等是供銷社的傳統主營業務,要以“三農”為主要服務對象。同時要適應新的市場需求,積極培育新興業務,如“加快農產品產地冷藏、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加強化肥等農資生產、儲運調控,推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共同配送、即時零售等新模式,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向鄉村下沉”等,共同促進鄉村振興。
其次,要正確處理供銷社的性質(集體性、合作性、經濟性)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兼容性的關系,在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供銷社應積極探索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多種實現方式,與其他經濟組織合作、協作、參股,并探索供銷合作社、農民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三社合一”改革試點。
“目前來看,供銷社與農民合作關系不夠緊密,綜合服務實力不強,層級聯系比較松散,體制沒有完全理順,必須通過深化綜合改革,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努力在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致富、繁榮城鄉經濟中更好發揮獨特優勢,擔當起更大責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講師、博士楊慧蓮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供銷合作社仍需深化綜合改革,明確其是一個以農民社員為主體的集體所有制性質的合作經濟組織,明晰產權與經營業務邊界,打造中國特色的為農綜合服務組織體系,全面增強其聯農、為農、務農的黏合力和服務實力。
升級進行時
事實上,這并不是供銷社第一次出現在中央一號文件中。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向農村延伸,整縣推進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支持供銷合作社開展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提升行動,建設縣域集采集配中心”。
縣域流通服務網絡確實是供銷社近年發力的重點。2021年11月3日,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便印發了《關于開展供銷合作社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提升行動的實施意見》,提出“十四五”時期,建立完善以流通骨干企業為支撐、縣城為樞紐、鄉鎮為節點、村級為終端的三級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努力實現縣有物流配送中心和連鎖超市、鄉鎮有綜合超市、村有綜合服務社。
“具體的實踐中,2022年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取得較大進展,供銷合作社發揮了重要作用。”洪濤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如支持中國郵政“快遞進村”工程,與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服務公司、其他經濟成分網絡合作,供銷合作社體系建設得到了進一步完善,網點進一步增加,“多站合一”“一點多能”“物流共同配送”“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均得到了較大進展,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醫護對講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縣域集采集配中心建設得到了進一步完善。
在投入高、回報慢,涉及“最后一公里”的冷鏈物流建設上,2022年2月19日發布的《全國供銷合作社“十四五”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專項規劃》提出,要組織實施“612”工程,即建設600個縣域產地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100個農產品冷鏈物流樞紐基地、200個城市銷地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
“農產品的上行下行都需要冷鏈,但由于農產品成本高回收低,社會資本做農村冷鏈的很少,供銷社正好利用中央的資金做這些東西,在田間地頭建設冷庫和冷鏈運輸。”湖北省襄陽市供銷社辦公室主任馬通此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國總社和省社2022年以來都提出了資源下沉,突出服務農村農民的屬性,將政策、資金等下沉到基層社來支持發展。”
發展新空間
202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還對縣域經濟的發展同樣做了許多規劃,如加快農產品產地冷藏、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加強化肥等農資生產、儲運調控等。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認為,這些也將給供銷社此前建設的冷鏈網絡大展宏圖的機會。
“供銷社的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有利于實現全國統一大市場。再加上全國供銷社建設的日用消費品采購平臺、農產品銷售平臺、電子商務平臺和物流網絡平臺等,將城鄉小生產和城鄉大市場緊密地聯系起來。未來在加快農產品產地冷藏、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加強化肥等農資生產、儲運調控的過程中,也將發揮大作用。”宋向清說。
此外,楊慧蓮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在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等方面,均為供銷合作社發展帶來新的機會,未來供銷合作社在上述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助力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實現。
“去年和今年兩個中央一號文件,都強調供銷合作社在充分發揮其為‘三農’服務的合作經濟功能,以‘三農’為主要服務對象,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其目是使供銷合作組織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兼容,在改革中探索有效的實現形式,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供銷社發展道路。”洪濤稱。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陸珊珊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