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制游受青睞 可持續旅行是未來風向標
11位外旅局首代看中國出境游復蘇
定制游受青睞 可持續旅行是未來風向標
2月6日起,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中國公民赴有關國家出境團隊旅游和“機票+酒店”業務試點恢復,瑞士、南非、新西蘭、新加坡、斐濟等成為首批試點國家。“我們持續看好中國市場,中國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客源市場。”多家外旅局首代及旅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將是文旅業穩步復蘇、充滿希望與令人振奮的一年,小眾游、定制游將逐漸成為受游客青睞的旅行方式。另外,可持續旅行是旅游新風尚,多家外旅局表示將致力于打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旅游目的地,提供更多樣化的產品組合,為中國游客更長停留和更深度游做好準備。
出境跟團游恢復后,國內游客及相關企業的反應如何?
●常典娜:經歷了三年疫情,國內旅行社迅速反應,開展宣傳的同時,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開展業務培訓,進行新產品研發。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我們也收到了大批中國游客的點贊和熱評。我們和中國出境游旅行社一起準備了各種旅行產品,期待中國游客早日回到瑞士。
●潘政志:出境旅游市場復蘇的勢頭取決于兩大因素,一是航班復航的速度,二是政策優化的速度。在航班恢復方面,目前每周往返新加坡和中國的航班恢復至約57趟,約為疫情前的10%-12%。數據顯示,新加坡是搜索量排名前五的目的地之一,這些利好帶給我們很大信心。相較于大眾旅游市場,目前商務出行和高端游客占比更多。新加坡本地旅游業者不斷更新和提升產品與服務,以滿足前往新加坡的跟團游、休閑旅行以及商務旅行游客需求。
●鄭入瑞:作為首批試點出境團隊旅游目的地,斐濟迅速受到了國內游客關注,我們收到了很多關于斐濟旅游的咨詢。斐濟航空將于4月1日恢復從香港到楠迪的直飛航班,每周兩班,從6月開始每周增加到三班。結合該復航計劃,我們與斐濟34個旅游伙伴展開合作,針對中國市場推出了復航促銷活動,以預售形式提供機票、酒店、高端度假村、一日游等斐濟旅游產品。我們團隊正在與國內旅行社溝通首發團旅游安排等事宜,積極推動中國出境旅游市場的復蘇。
中國游客的出游需求有什對講門鈴么新趨勢?
●李朝暉:未來旅游市場會更加多元化,涌現出新的旅游機構。一些基于共同愛好及其他共性建立起來的社群或者興趣圈層,比如徒步、騎行、自駕類的公號或者協會,事實上起到旅行社的作用,用戶黏度甚至更強。目前工作重點是在最短時間內,盡快梳理和重新獲得這些B端客戶群。我們考慮先從“戶外騎行”這個愛好圈層突破,德國是非常成熟的騎行旅游目的地,基礎設施、服務體系和上下游產業鏈十分完善。德旅局每年都與德國騎行協會有密切合作,希望今年有新突破。
●曼蘇爾·穆罕默德:戶外體驗和運動探險已成為旅行趨勢。南非擁有壯闊的景色和極佳的道路基建,可以體驗人氣頗高的房車自駕之旅——融合野奢和戶外探險元素。出境游重啟后,走馬觀花式的行程產品不再是大部分游客的選擇,定制游越來越受青睞,深度體驗的品質游是南非旅游局一直以來致力推廣的方向。同時,配合游客新興的出行方式,我們將優涂鴉可視對講化完善產品內容。
●華夫:對于中國游客,我們注意到自由行和小團體、定制游的蓬勃發展趨勢以及人們對滑雪、徒步、騎行等戶外活動的熱情,這與新西蘭旅游局發展高質量和可持續旅游的目標一致。消費者調研表明,中國游客在選擇度假目的地時,非常看重自然風光、廣闊的空間、純凈和安全的環境、頂級旅游體驗、真正放松和休閑的機會,還有優質的美食和酒飲,新西蘭可以很好地滿足這一切。我們將與旅游業伙伴一起提供相關旅游產品信息,并為游客打造旅游產品平臺。
●鄭入瑞:我相信中國游客的出游需求和習慣與疫情前相比會有一些改變,個性化定制領域將為旅游市場帶來新的機會。斐濟旅游局已發布2022-2024年全球國際市場戰略計劃,我們將充分利用斐濟多樣化的旅游資源,向游客推廣和展示純凈獨特的海島風光和人文風貌。為了提升中國游客的旅游體驗,我們將繼續與國內旅行社保持溝通,推出更多主題旅游產品,適應未來多樣化的旅游需求。
●克里斯·瓦洛蒂:年輕一代的旅游者更看重“真實”和“技術”。技術已經成為游客體驗的各個環節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人們對“健康”的認知提高了,因此衛生與可持續性成為驅動的首要因素。對于中國乃至全球游客而言,行程過于緊張的“踩點”式游覽景區的旅行時代已結束。現在的游客想獲得更多令人興奮的亮點,感受意義非凡的經歷。對此,我們將利用輔助條件,將更多游客引導至“不走尋常路”的非常規目的地,比如意大利的村莊和戶外目的地。
出境旅游恢復可能遇到的困難是什么?有哪些解決措施?
●潘政志:消費者旅游出行習慣與偏好發生改變,當下人們對于旅游目的地安全與健康環境的諸多考量,都為出境游帶來不確定性。“靈活性”或許將成為旅游行業發展的關鍵詞——不僅指消費者對于各類靈活取消政策的需求,更是廣大旅游業者在未來營銷戰略部署與規劃上需要思考的課題,如何“靈活”適時調整與規劃,應對瞬息萬變的形勢,都需要我們不斷探索與學習。
●李朝暉:國內外旅游市場都發生了變化,大家會有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適應階段。首先,這幾年德國乃至整個歐洲人均旅游成本上漲了30%-50%。個性化、高品質的小團游、定制游將取代大型低價觀光團。這對旅行社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傳統旅行社是否有能力抓住新客戶?提供令其滿意的服務?旅行社手里有沒有獨家的資源供應商?出境游重啟后,用戶需求和行為變了,傳統旅行社面臨轉型,必須要對旅游目的地有重新的認識,包括梳理資源供應商和地接社資源。作為旅游局,我們希望能反過來“賦能”旅行社,提供內容以及資源方面的支持。
●李蔚:出境旅游恢復后,隨著更多中國游客的到訪,中文導游以及能用中文溝通的地接社需求會逐步增加,旅游局也會培訓和推薦有資質的當地導游和地接社,確保服務和接待的品質。未來,塞爾維亞將有更多的中餐廳開業,許多酒店也會提供中式早餐,在主要景點和城市將設置更多的中文標識,為中國旅行者提供出行便利。
●黎仁杰:重啟的出境游市場是挑戰與機遇并存。作為目的地的管理機構,如何滿足新的旅行需求,是對我們的一個挑戰。很多游客更注重體驗感,而不是走馬觀花的看景點。塞舌爾會在目的地多樣性體驗、文化體驗、可持續旅游和康養水療等主題上進行強化和推廣。
2019年中國游客出游及消費數據如何?對今年有哪些預判?
●楊宇:2019年中國赴荷蘭游客量為36.8萬人次。樂觀地估計,今年市場將恢復到2019年的70%以上,某些細分市場會超過2019年的水平。
●華夫:2019年,到訪新西蘭的中國游客超過40萬人次,團隊游客約占三分之一。隨著旅游需求的上漲、護照更新及簽證申請增加、航班逐漸恢復,中國游客將逐步回歸。我們預計第一批抵達新西蘭的主要人群將是探親訪友、留學生和商務旅行者,游客數量將在未來幾個月回升。
●曼蘇爾·穆罕默德:2019年,中國赴南非游客數量近10萬人次,為南非帶來1.4億美元的經濟貢獻,是南非最重要的入境客源市場之一。南非被選為中國試點恢復出境團隊游的首批20個國家之一,相信在這樣的利好政策下,今年將迎來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
●潘政志:根據新加坡旅游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入境旅客人次共計1912萬,其中,中國赴新加坡旅客超360萬人次;2019年,來自十大入境旅客來源市場的總旅游收益為217億新元,中國旅客的占比最高,達19.4%,共計42億新元。預計今年到訪新加坡的國際旅客人次為1200萬至1400萬,恢復到2019年約75%的水平,中國游客可恢復至2019年的三至六成。
●常典娜:瑞士國家旅游局始終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2019年來自中國的客人在瑞士酒店住宿間夜次已達180萬。預估到2023年年底,中國市場的回歸將達到43%,2024年達到80%,2025年-2026年達到90%(約170萬夜次)。
●唐云珠:波蘭作為“一帶一路”沿線上經濟發展最迅速的國家之一,迎來了諸多重量級公務、商務代表團的來訪,成為中國企業出海投資考察的首批國家之一。2019年有超過13萬中國游客到訪波蘭,消費總額為9.5億茲羅提(約合14.5億元人民幣),領先于亞洲其他目的地。雖然中國游客數量短期內難以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但由于中高端游客占比增加,我們確信中國游客的人均消費水平將持續增長。
新趨勢
更多消費者愿為可持續旅行買單
黎仁杰
塞舌爾是第一個把環境資源保護寫入憲法的國家,大約56%的陸地面積都是受到保護的,并且一直大力推廣可持續發展旅行項目。酒店行業內推廣“塞舌爾可持續旅游認證”,并計劃將此認證推廣到其他旅游相關產業,包括餐飲業、目的地管理公司和旅游公司、游艇等。塞舌爾還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比如氣球以及塑料吸管。我們將推出不同主題的旅行產品,包括前往塞舌爾外群島的郵輪體驗、可持續性旅行體驗、文化體驗、體育文化體驗、康養水療體驗等。
唐云珠
過去三年,波蘭的旅游設施不斷推陳出新。隨著游客興趣的轉變,更加深度的體驗受到關注。值得一提的是,歐洲歷史上著名的工業城市——羅茲,被《國家地理》雜志評選為2022年世界最佳“可持續發展”旅游目的地。這座后工業城市在轉型道路上屢次驚艷世界,別致的工業旅游路線與深刻的內涵吸引著游客前來。
李朝暉
可持續旅行和自然觀光是旅游新風尚。根據調查,預計該領域的需求將在未來三年內有所增長——超過80%的受訪者認為可持續發展、氣候和環境保護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可持續發展,43%的受訪者表示愿意在旅行中犧牲一定的舒服度(例如出行方式)。德國是一個非常適合鄉村度假及可持續度假的旅游目的地。因此,“樂享德國 Feel Good”也作為德旅局的推廣主題,和“擁抱德國大自然”一起延續到2023年。我們一直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將游客當前的旅游興趣和可持續發展聯系起來。2023年,“51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古今德國”推廣活動,目標是展示對比鮮明的德國古老世界遺產和多樣化的城鄉旅游產品。德國的許多世界遺產景點都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到達,讓大家體驗可持續的旅行方式。
潘政志
消費者在旅行態度上發生了轉變,其中一大轉變是更多消費者愿意為可持續旅行買單,無論是環境保護還是動物友好,中國游客都越來越重視。新加坡旅游局一直都在致力于旅行和生態共贏,也在積極推動社會文化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其中,萬態野生動物世界的飛禽公園與濱海灣花園等項目的發展,積極為可持續旅行添磚加瓦。另一持續增長的需求,是更多消費者越來越注重療愈身心的體驗享受。康養與文旅的結合,或將成為旅游市場未來變革的方向之一。
楊宇
重啟的出境游市場會充滿挑戰,很多游客會出現新的旅行需求,選擇新的旅行方式。很多年輕游客更注重體驗感,從之前單純地選擇“去哪兒玩”升級到“怎么玩”“如何玩得更炫酷”。從2022年開始,荷旅局重點推廣“騎游荷蘭”的可持續發展旅行方式,將荷蘭特有的騎行生活方式與騎行目的地結合,介紹給業內和大眾。今后游客會更注重安全健康、綠色環保、戶外自然。荷蘭無論從地理位置、地勢特點還是區域景點分布來說,都非常適合騎行出游——人均自行車擁有量為1.3輛,設施完善的自行車道長達4萬公里,地勢平坦,各個城市、各個地區都有綠色環保的騎行風景。
常典娜
旅行需求可能會回歸到更安全、輕松、舒暢的基本因素,旅游更加傾向生態環境、經濟和社會層面的可持續發展。對瑞士來說,這是非常積極的影響,因為瑞士一直是滿足這些條件的首選目的地之一,多樣的旅游資源為游客提供豐富的自然體驗。瑞士國家旅游局在疫情這三年發起了“瑞式可持續旅游”項目,目前已有近1500家瑞士旅游產業機構參與其中,共同致力于把瑞士打造成可持續旅游目的地。
新服務
為中國游客提供更個性化服務
克里斯·瓦洛蒂
受多重因素影響,旅游行業進行了深刻變革。為了適應變化,我們嘗試簡化旅行預訂過程,讓游客能夠加強與產品之間的聯系。此外,我們鼓勵目的地提供數字化服務和全球促銷渠道,增加旅游目的地的專業性,如增加數據分析師、社區經理、訪客管理專家等。意大利幾乎可以提供任何形式的旅游產品——從藝術城市到小村莊、從冬季滑雪目的地到著名的海濱度假勝地,以及羅馬、威尼斯、佛羅倫薩和米蘭等國際旅游勝地。為給游客提供更好的體驗,意大利國家旅游局致力于在時間和空間上更好地分配流量,為目標客戶提供更靈活和個性化的服務以及更多的體驗類型,為不同季節的旅行市場創造條件。
李蔚
塞爾維亞在文化保護、旅游配套設施建設以及購物美食體驗方面,都在不斷提升和完善。始建于1935年的圣薩瓦大教堂是世界第二大東正教教堂,于2022年完成了約15000平方米的內部馬賽克裝飾。此外,塞爾維亞還在這三年里新建了20多家4星級和5星級酒店,包括五星級奢華酒店、舒適的溫泉酒店以及各種設計感十足的藝術精品酒店,以此滿足游客不同的需求。
2022年12月9日,塞爾維亞航空開通了貝爾格萊德和天津之間的直飛航班,這也是海南航空從2022年7月首開北京至貝爾格萊德的不經停航班后,又一中國城市開通了至塞爾維亞的直航。塞爾維亞于2017年1月起對中國實行免簽政策,是歐洲首個對中國公民免簽的國家,相信直航的開啟將進一步促進未來出行的便利。
鄭入瑞
為了迎接中國游客的到來,斐濟的旅游從業者們也做好了充分準備。為了滿足中國游客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深入挖掘當地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中國游客感受到斐濟獨特的“Bula”(斐濟語,意思是“你好”)精神,體驗斐濟悠閑自在的熱帶島嶼生活。我們還將展現斐濟不同于其他海島目的地的文化獨特性,向中國游客推薦斐濟獨特的旅游體驗。
B04版-B05版采寫/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曲亭亦 于夢兒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