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約成本和時間 上海造船企業因試航便利政策獲益
家家安上海6月2日電(陳靜 潘而東)2日,巴拿馬籍“非洲獅”輪在完成船舶維修項目后,緩緩駛離位于崇明島的上海華潤大東工程有限公司碼頭,該輪將前往長江口錨地施行為期24小時的試航任務后直接出境。
這是國家移民管理局部署實施“主動服務市場主體、助力穩定經濟大盤”新舉措以來,崇明造船企業率先享受試航便利措施的船舶。
“邊檢機關提前辦理手續,允許船舶試航后不用再回靠碼頭,可直接前往下一港,為企業和船方省下了大量的經濟和時間成本。”上海華潤大東船務工程有限公司營銷部經理黃飛對記者算了一筆賬,“考慮船舶租金、船員雇傭、燃料、拖輪、靠語音呼叫對講港、引水以及船型等因素,單船節約成本在幾十萬至上百萬元人民幣之間,也讓廠區復工復產期間緊張的泊位資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這對全力追趕工期的企業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邊檢民警在碼頭現場聽取企業工人意見建議。 崇明邊檢站供圖
在位于長江口的崇明、長興兩島上,聚集了一批國內外知名海工裝備和修造船企業。對小區對講機于修造船廠而言,完成船舶建造和維修,并不意味著項目完工,交付前還必須完成船舶的試航,以此檢測產品質量。據悉,5月30日,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了“主動服務市場主體、助力穩定經濟大盤”新舉措,第一條就明確:對新造或完成維修、出港試航后即可交付的國際航行船舶提供手續便利,允許其試航后直接出境。
在工作對接中,崇明邊檢站始終保持與轄區船廠企業的密切聯系,認真聽取意見建議,積極爭取政策支持。該站方面表示,結合轄區企業生產經營實際和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復產復工的迫切需求,工作人員逐一宣講推介便利措施,解答企業在政策理解和執行方面的困惑,不斷完善工作舉措,通過“事前仔細把關、事中認真核對、事后跟蹤核銷”,為船舶試航助力,為企業紓困解難。(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