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力拼經濟 上海楊浦區開通“區長營商環境熱線電話”
家家安上海2月16日電 (記者 陳靜)促投資、強產業、擴開放,全力拼經濟,以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今年各級政府最重要的任務。
16日,記者走訪上海楊浦區時了解到,優化營商環境和投資促進工作是該區今年經濟工作的兩條“生命線”。該區區委副書記、區長薛侃發布了“區長營商環境熱線電話”(25033259),從即日起接聽受理企業各類咨詢、求助、舉報、投訴。“我和我的同事將及時受理電話留言信息,定期予以回應反饋辦理結果。”他說。在薛侃看來,“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系營商環境、處處都是招商戰場”,全區應在優化營商和投資環境的“大合唱”中,匯聚形成促進發展的“大合力”。
據了解,2022年楊浦GDP增速領跑上海各區,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專精特新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居中心城區第一。
在當日舉行的“以優應變 聚力創新”2023年楊浦區優化營商環境暨投資促進大會上,薛侃作出“三項承諾”:只要符合楊浦高質量發展方向的,再好的資源我們都會舍得投入;只要愿意和楊浦共同涂鴉可視對講成長的,再長的時間我們都愿長情陪伴;只要能為企業排憂解難的,再大的困難我們都將堅決克服。
當日大會上,楊浦區發布了《聚焦“四大行動”深化集成創新,持續推進楊浦一流營商環境建設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該方案被稱為楊浦區優化營商環境6.0版方案,詳細繪制營商環境改革“施工圖”:圍繞開展“宜商規則對標、創新生態優化、企業服務提質、實事項目賦能”四大行動,提出4個方面、40項、160條具體落實舉措。
楊浦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尼冰對記者介紹,和5.0版相比,6.0版方案更加強調對標世界銀行新一輪營商環境評估指標,與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接軌,提高營商環境國際競爭力;同時,更強調做深做細做實,強化集成創新和落地見效。各級政府部門將從企業關心的“小切口”事項入手,通過部門聯動、數據賦能、機制優化等手段,為企業疏堵點、解難題、辦實事。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此次方案中推出的十大實事項目就是營商環境“微創新”的集成體,既涵蓋了原有創新服務的升級版,又有基于前期探索推出的信用惠企服務“一件事”、指尖上的“政策工具箱”等新項目。楊浦區政府還強化街道屬地服務,推出“接力營商服務最后一公里”項目。12個街道為企業提供各具特色的“家門口”服務,希望以營商環境的“微創新”促進企業感受的“大提升”。
談到招商,尼冰透露,該區既要放眼全球、全國:即赴歐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京津冀、粵港澳、成渝經濟圈等主要城市,開展重點推介;又要深耕長三角區域,開展常態化推介。創新領域排頭兵、未來賽道種子選手等都是該區“瞄準”方向。政府將發揮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帶動作用,牽引上下游企業集聚成勢;同時關注“新鏈”,緊跟新賽道、未來產業方向,挖掘培育起步好、潛力足、空間大的中小微企業,助力“種子選手”成為“單項冠軍”。
據了解,自2018年以來,楊浦區連續5年制定并實施該區優化營商環境1.0-5.0版改革方案,推出384項改革舉措,涌現出政銀通、稅立方、長三角雙創券、首席服務員等創新做法;“碼上注”企業登記住所材料歸集系統、食品經營“線上樣板房”、試點外資企業設立全程電子化……諸多創新提升了企業準入準營便利度。
據悉,楊浦區是上海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是中國首批雙創示范基地之一。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楊浦將開展創新生態優化行動,強化科技金融創新、數字經濟政策等十大要素的供給。比如,針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不會轉、轉不起的痛點問題,楊浦區將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專項行動,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發揮數字經濟龍頭企業在流量、場景、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提供轉型培訓、供需對接、應用推廣等支持。針對市場主體普遍反映的突出問題,楊浦區將立足數據、政策和服可視對講務集成,提出具體解決措施。該區還將專門設立數字營商平臺等,打造楊浦濱江智慧管理平臺,上線新江灣產城融合營商服務平臺等。(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