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縣城工廠產出零部件的“一帶一路”之旅
家家安吉林2月18日電 (記者 石洪宇)在先進的數控機床面前,36歲的何玉強全神貫注地控制5只機器“手臂”,并緊盯“手臂”雕琢的工業零件。經過多道工序的這個零件,將踏上萬里旅途,抵達尼泊爾。
零件的精密程度和剛度至關重要。“我加工的是‘刀具’,掘進機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人臉識別門禁。”何玉強是凌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數控工人,在崗位上拼搏多年,現已成為數控班班長。
這家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的工廠,是典型的小巨人企業。作為隧道掘進機的零部件供應商,何玉強打磨的零件近些年隨“一帶一路”倡議奔赴海外,出現在眾多沿線國家的火車隧道、水利工程、公路涵洞等施工現場。
工人正在加工零件 永吉縣委宣傳部供圖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10年間,“一帶一路”已成為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這也讓永吉縣這個中國東北縣城與海外緊密連接在一起。
“這是‘一帶一路’地圖,我們每拿到一個新的國家的訂單,都會進行標注。”何玉強指著車間墻壁上的地圖介紹。
同樣受益于“一帶一路”倡議的還有51歲工人周明東。他是土生土長的永吉縣人。
2012年前后,身為“藍領”的周明東赴韓國從事汽車零部件制造工作。2017年,他返回家鄉做起了“老本行”,他供職的“金洪汽車”是一家本地企業,公司從簡單的沖壓件做起,目前已為國外汽車生產商提供零件配套、開發、試制等業務。
周明東正在制作沖壓零件 石洪宇
“現在汽車零部件的工藝要求越來越高。”周明東稱,當他看到路面上行駛的汽車,裝配著他們工廠生產的零件“覺得很驕傲”。
在機器轟鳴的車間,周明東主要負責沖壓生產線,每天經手的零件有6000多個。他用一個加厚鍍鋅的沖壓件展示工藝上的進步。“現在的零件要求公差小,也要求韌性,要經得住耐久考驗。”
周可視對講門禁明東制作的零件離開永吉車間后,將搭上遠洋巨輪出海。
2月中下旬,永吉縣的工廠進入生產高峰期,“開門紅”是全年的好彩頭。何玉強新一年的愿望是,車間墻壁上的“一帶一路”地圖繼續增加標識。(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