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存量時代 商業地產從投資轉向消費
新京報訊 (記者袁秀麗)當前,商業地產市場整體的下行趨勢沒有得到根本性扭轉,商業地產市場從增量進入存量時代,短期內大量的供應和存量去化依舊是市場需要面對的考驗。2月22日,新視頻對講京報記者從全聯房地產商會獲悉,3月17日-3月18日,中國寫字樓產業園發展論壇第十九屆年會將在北京舉辦,解讀新形勢下商業地產市場發生的新變化,探索寫字樓產業園持續發展的破局路徑。
據全聯房地產商會副秘書長兼房訊網董事長劉凱介紹,目前,商業地產市語音呼叫對講場已經和正在發生三大轉變。首先,從屬性上看,商業地產已從投資轉向消費;其次,從開發上看,商業地產已從增量轉向存量;最后,從投資上看,商業地產已從開發轉向持有。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2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3.29萬億元,比上年下降10%。其中,辦公樓投資5291億元,同比下降11.4%;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06萬億元,同比下降14.4%。同期,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5.64億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0.5%。其中,辦公樓待售面積407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3%;商業營業用房1.26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6%。
另據高力國際最新報告顯示,2022年的中國寫字樓市場在多種因素的疊加影響下艱難前行。截至2022年末,全國重點監控的20個城市甲級寫字樓總存量超過7800萬平方米,市場平均空置率上升至21%,租金下降至171元/月/平方米。
對于當前的商業地產現狀,劉凱表示,在商業地產新時代下,市場各參與方需要以寬廣的視角審視當下的商業地產行業,包括寫字樓、產業園市場發展。一方面,市場進入“總量過剩,結構失衡”的供需狀態,商業辦公如何從新周期的角度思考并發現機會重構價值鏈、重塑產品力。另一方面,在數字經濟與元宇宙新一輪產業布局和科技博弈背景下,商業辦公如何實現渠道體系和運營體系的迭代與進化。
在商業地產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下,劉凱認為,提升產品能力、品牌能力、運營能力,從而提升融資能力,無疑是“新勢力”的進階之路。而“新勢力”泛指商業辦公行業的新興業態、新興技術、新型企業、新型項目、新商業模式辦公場景以及新生力量群體。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