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今年首場大型科技成果轉化會36個項目成功簽約
家家安武漢2月23日電 (孫亞云 徐金波 陳奕明)武漢今年首場大型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23日在“中國車谷”(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本場活動聚焦汽車與光電子信息主題,共計36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成功簽約,并舉辦了該市首批重點中試平臺建設啟動儀式,從而推動更多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武漢是中國科教重地,擁有80多所高等院校和超過百萬名在校大學生,汽車制造、光電子信息產業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去年成功獲評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為加快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鏈條,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武漢市政府23日舉辦了今年第一場大型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汽車與光電子信息(都市圈)專場,吸引了眾多科研院校、科技企業、眾創孵化機構、技術轉移機構、科技園區等負責人與會。
經過前期的溝通,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武漢理工大學、武漢紡織大學等高校與企業,當天現場簽訂了36個合作項目,簽約金額超過2億元。未來校企多方將在智能網聯、汽車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其中,湖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和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達成框架協議,將共同搭建“下一代汽車技術轉化平臺”,圍繞國家能源發展戰略,聯合十幾個國際合作研究機構為技術中心軟件、芯片、電能提供一站式、全周期技術服務。
武漢市首批重點中試平臺建設啟動 李巋
會上,武漢達安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網聯汽車中試平臺、武漢經開區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高性能鈦合金零配件中試平臺、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武漢)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中試平臺3個平臺,作為該市首批重點中試平臺正式啟動建設。
武漢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稱,抓科技成果轉化,需要在基礎的中試階段給予實質性支持,為此,近年來該市系統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平臺建設,奮力突破科技創新產業化率低下的“瓶頸”,進而為該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當天的簽約項目大多落戶被譽為“中國車谷”的武漢經開區。對此,中共武漢市委常委、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一鍵報警呼叫書記劉子清表示,該區作為武漢工業經濟的主陣地、主引擎,近年來通過政策引導、人才引進、深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動汽車領域產業創新等方式,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深入推進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不斷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近兩年培育出億咖通科技、路特斯科技、嵐圖、芯擎科技等4家獨角獸企業。(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