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2021年AQI優良率超90% 探索以點帶面提升企業環保意識
家家安上海6月3日電 (陳靜)上海市生態環境局3日發布《2021上海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下稱:“公報”)。2021年,上海市環境空氣質量指數 AQI優良率為91.8%,優良天數為335天。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SO2)、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年均濃度分別為6、43、35微克/立方米,均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低值。
據悉,上海持續推進新一輪工業源揮發性有機物(VOCs)綜合治理,印發專項扶持辦法及相關配套細化方案,完成工業VOCs治理約1042家;累計完成約1663.43萬噸鋼鐵產能超低排放改造;完成本輪次國三柴油車限行淘汰共計8.43萬輛。根據“公報”,近5年的監測數據表明,上海市酸雨污染總體呈改善趨勢。地表水環境質量穩中有升,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保持穩定。
上海依托河湖長制的全面落實,實施河道整治、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雨污混接改造等工作。開展上海市水生態分區分類方法及評價技術指標體系研究,推進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以及長江入河排污口規范整治。
上海深化本地碳市場建設涂鴉可視對講,強化對第三方核查機構的管理,上海碳排放企業連續八年100%完成履約;積極推進“十四五”期間低碳示范創建工作,印發《上海市低碳示范創建工作方案》,創新近零碳排放實踐區和社區建設。上海還積極探索溫室氣體精細化管理,在長寧區、金山區啟動區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試點工作。據悉,長三角三省一市已簽署了長三角區域碳普惠機制聯動建設工作備忘錄。
上海印發了相關“建設目錄(2021)”等8項審批改革新政,涉及環評分類管理、公眾參與、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事中事后監管等多個生態環境領域的管理制度。拓寬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政策的覆蓋面,聯動區域內環評豁免、降等和告知承諾的力度進一步提升。
上海還深入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改革及案例實踐,明確督察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銜接機制;啟動浦東新區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地方立法研究,進一步深化改革探索。根據“公報”,上海深入推進案例實踐,搭建多方協作機制,加強行政與司法協作,進一步探索生態環境修復責任與刑事責任追究對接。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上海奉賢區是上海唯一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集成示范區。上海市生態環境局方面介紹,近期奉賢區生態環境局視頻對講通過“云申報”“云會審”等方式,遴選出一批污染減排、環境管理、循環經濟等方面處于行業領先水平的環保“領跑者”企業,希望通過樹立標桿、推廣典型,提高企業污染防治主體責任意識。
奉賢區生態環境局方面表示,隨著環境管理工作進入“深水區”,原有的環境治理方式和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民眾日益增加的對良好生態環境的需求,環境管理需進一步深入和細化。通過開展環保“領跑者”遴選,可發揮示范引領品牌效應,進一步推動環境管理模式向“底線約束”與“先進帶動”并重轉變,從而以點帶面帶動上下游產業鏈企業生態環境保護理念整體提升。
據了解,奉賢區創新整合了本區的綠色金融、人才激勵、信用管理,提出引領性企業管理、正面清單管理、綠色金融支持等多方面激勵措施,使綠色環保理念成為企業的“加分項”。據悉,奉賢區將每年遴選一批環保“領跑者”企業。(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