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米波雷達概念熱炒背后:業務占比均不足1%,熱門股或“披星戴帽”
大盤震蕩之際,往往是概念題材“唱主角”之時。
近日,毫米波雷達概念異軍突起,成為二級市場上炙手可熱的新熱點。目前,中英科技(300936.SZ)、晉拓股份(603211.SH)等多只概念股錄得首板之際,紛紛發布公告提示風險稱,毫米波雷達相關業務占營收比重不足1%。投資者需審慎作出投資決策。
多家公司提示毫米波雷達業務占比不足1%
伴隨股價大漲,散戶對毫米波雷達的熱情高漲。互動易平臺上,多數投資者向毫米波雷達概念股拋出問題,諸如公司是否有相關產品、目前產品生產能力及產能如何、現有產品主要應用于哪些品牌。
從回復內容及相關公告來看,多數股價飆漲公司的毫米波雷達產品占營收比重甚微,有些公司尚未量產產品,概念炒作風險需警惕。
以晉拓股份為例,2月23日,公司股票連續第三個交易日錄得漲停,報18.14元,當日成交金額為2.39億元,換手率為19.85%。晉拓股份公告稱,2022年公司的毫米波雷達控制器為產品小批量量產,尚未形成規模化生產。截至目前,該類產品交付2.9萬套,實現產品及模具營收157萬元,預計占2022年營收比例為0.15%(2022年度尚未審計),尚未形成規模化生產。
中英科技22日至23日股價累計大漲28.8%。23日盤后,公司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公司ZYF-6000系列高頻覆銅板可以應用于汽車毫米波雷達領域,目前相關產品處于小批量生產狀態,占整體業務收入比例不到1%,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小。
越博動力近3日大漲29.85%,公司也提示風險稱,2020年及2021年毫米波雷達業務的收入分別占當年經審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低于1%,2022年度未發生毫米波雷達相關的交易,對公司經營業績不產生重大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越博動力股票存在重大風險。據公告,公司于2022年11月30日與李占江簽署了《應收賬款轉讓協議》,根據應收賬款轉讓協議的約定,李占江同意以1.11億元受讓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應收賬款,且李占江應向上市公司或其控股子公司支付前述應收賬款受讓對價。公司對上述應收賬款核銷處理并對李占江剩余欠款掛起他應收款處理,同時確認營業外收入4231萬元。
而審計機構基于前其已實施的審計程序和獲取的審計證據,認為上述應收賬款的風險和報酬尚未全部轉移,不能轉讓上述應收賬款并確認營業外收入,這將導致越博動力2022年期末凈資產為負,公司股票交易預計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根據2022年業績預告修正公告,越博動力修正后預計凈虧1.47億元至1.78億元醫院對講系統,此前預虧8296萬元~10785萬元;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1832.41萬元至-4950.59萬元。
遠距離車載毫米波雷達仍處于起步階段
毫米波雷達突然走火與特斯拉的一則消息有關。據悉,特斯拉被曝向歐洲監管機構提交車輛變更申請,證實最新自動駕駛硬件HW4.0即將量產上車。HW4.0硬件系統配置一枚高分辨率毫米波雷達,可能為高精度4D毫米波雷達。
毫米波雷達是指工作在毫米波波段探測的雷達,適用于多種領域,如無人駕駛汽車、安防監控、智能家居、無人機等。對于車輛而言,毫米波雷達能夠被廣泛地應用在自適應巡航控制(ACC)、前向防撞報警(FCW)、盲點檢測(BSD)、輔助停車(PA)、輔助變道(LCA)等汽車應用中。
從毫米波雷達的產業布局來看,系統目前是被海外的巨頭控制著,例如大陸(Continental)、博世(Bosch)、海拉(Hella)、德爾福(Delphi)、奧托立夫(Autoliv)等。上游芯片環節為核心元器件,也主要被英飛凌(Infineon)、德州儀器(TI)、恩智浦半導體(NXP)占據了毫米波雷達芯片行業近90%份額。
相較國外企業,車載毫米波雷達在國內仍屬于起步階段。在24GHz雷達(近距離探測)方面,國內少數企業研發已有成果,市場化產品即將問世;但在77GHz毫米波雷達(遠距離探測)的技術進展對講門鈴仍處于初級階段,極少數企業能做到77GHz雷達的樣機階段。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