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把脈浙江鄉村運營 為可持續發展獻策
家家安杭州6月3日電(童笑雨)“鄉村運營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若想可持續發展,還需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政府部門可通過設立專班,成立鄉村運營基金的方式,用于運營和獎勵。”6月3日,浙江省咨詢委鄉村振興部部長陳榮高接受采訪時說。
去往“龍門秘境”路上的鄉村風景。 “龍門秘境”村落景區供圖
6月1日至2日,臨安“天目村落”品牌推廣暨鄉村運營專家調研在浙江杭州舉行。來自浙江省咨詢委、浙江高校的相關專家走訪“洪村覓徑”“龍門秘境”“於潛朱灣”等村落景區進行實地調研,為臨安的鄉村運營把脈。
“龍門秘境”村落景區景觀。 “龍門秘境”村落景區供圖
鄉村運營,即對鄉村進行市場化運營,通過與鄉村運營師團隊合作,將鄉村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
專家調研“龍門秘境”。 單倩霞
2017年4月,杭州臨安創造性地提出“村落景區”概念,并開始招募鄉村運營師。
5年多的時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的故事在臨安多個鄉村上演,但問題也隨之而來:鄉村運營如何可持續?這也是視頻對講臨安“龍門秘境”村落景區運營商婁敏迫切想解決的問題。
“龍門秘境”村落景區由臨安高虹鎮的石門村、龍門村、大山村三個行政村組合而成。在鄉村運營領域,是名聲在外的“模范生”小區對講機。
但因體量太大,婁敏現在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她表示,雖然前期投入了大量資金,但遇到旅游旺季,接待能力還是跟不上。“約三分之一的游客在景區里‘吃不上’飯,停車也沒位置,因房位有限,一百余人的療休養團隊也無法承接。”
怎么辦?浙江省鄉村振興研究院首席專家吳偉光建議,類似“龍門秘境”的村落景區,要減少體量。可通過內部管理優化,將部分不擅長的產業轉讓出去,做真正的運營,而非投資。“比如農產品種植,完全可以轉交給當地村民,運營商就負責品質把關。”
同時,他提到,鄉村運營若想可持續,在前期就要做好規劃。“臨安鄉村運營起步早,但有很大一部分鄉村曇花一現后就失去了生命力。因為它們的賣點、產品太雷同了。”
吳偉光表示,鄉村的發展模式,一定要實現多元化、主題化和特色化。不是所有鄉村都適合發展文旅產業,產業帶動是關鍵。
洪村鄉村運營商介紹鄉村發展規劃。 單倩霞
對于鄉村的特色化發展,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浙江分公司總經理兼總編輯徐立星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鄉村要持續做好“鄉愁”這一文章,把鄉村振興和農業文明結合起來發展,讓鄉村在山水鄉愁之外,還有文化鄉愁。
清華大學區域發展研究院院長助理江振林認為,鄉村運營可持續發展,還需協調處理運營商和村委會、村民的關系。他提到,很多運營商進入鄉村之初,都會與村集體成立公司,按股份比例分割收益。他認為,分成比例要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以此保障三方的積極性和利益,解決“怎么分錢”的問題。
“很多鄉村運營起步,都靠政府資金投入。一旦沒這筆錢了,鄉村該怎么辦?”浙江省咨詢委鄉村振興部部長陳榮高建議,運營之初,要建立一個利益聯結機制。成立鄉村運營基金,是重中之重。
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副社長嚴格表示,鄉村運營不能完全簡單被綁定為文旅運營。即使開展文旅運營,也要嫁接在特色產業基礎之上。“良好、可持續的鄉村運營模式,應該建立在城鄉融合背景下,成為連接城市和鄉村的紐帶。”他建議,在產業規劃上,可以打造大健康等城市成熟業態的“鄉村版”,而非簡單地消費鄉村的綠水青山。(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