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港保稅區推出18條舉措穩經濟
家家安天津6月6日電 (記者 王君妍)記者從天津港保稅區獲悉,天津港保稅區6日推出《天津港保稅區貫徹落實&醫護對講lt;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具體舉措》,主要包括嚴格落實財政政策、用足用好金融支持、穩投資穩產業鏈供應鏈、促消費擴大內需、保民生保就業保市場主體等5個方面18條舉措。
嚴格落實財政政策支持
突出落實好增值稅留抵退稅擴圍政策,如在已實施制造業等6個行業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基礎上,將批發和零售業、農林牧漁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7個行業企業新增納入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一次性全額退還存量留抵稅額政策;突出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力度,如通過項目整體或者預留采購包、聯合體投標以及合同分包等方式,按照不低于40%的要求,提高面向中小企業預留比例,無線門鈴同時加大非預留項目給予小微企業的價格評審優惠力度,提高中小企業中標率。
用好用足金融政策支持
突出引導金融機構對受困領域施行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如引導金融機構對中小微企業(含中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貨車司機等提出的申請,實施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突出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區內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如對12條重點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核心企業、優質企業建立白名單,對白名單企業簽發的商業承兌匯票,鼓勵銀行予以貼現,并加大再貼現支持力度;突出提高資本市場融資效率,如進一步加強對擬上市、擬掛牌企業培育和服務力度,促進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積極申報上市輔導備案和新三板掛牌,加快推動企業上市融資。
穩投資穩產業鏈供應鏈
突出強化重大建設項目服務,如施行“以函代證”新政策,對具有明確意向的企業提前介入服務,對設計圖紙等進行技術性提前輔導,優化內部流程,縮短項目審批時間;突出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如圍繞信創、生物醫藥、電子信息、車聯網等重點領域,組織區內企業積極爭取工信部產業基礎再造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突出優化企業復工達產政策,如積極爭取將天津港保稅區重點企業列入工信部及市級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一企一策”做好服務保障;突出促進交通物流保通保暢,如不得對符合通行條件的車輛和人員隨意限制通行,對來自疫情低風險地區的貨運車輛,如果近期未去過中高風險地區,不做現場查驗,快速放行;突出扎實開展助企服務活動,如建立重點企業和項目包保服務機制,著力解決融資難、用工難、供應鏈不暢等問題,有效提振企業信心;突出積極吸引外商投資,如按照新修訂的《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對于投向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技術性服務業等領域的外資項目,及時辦理進口自用設備免稅手續。
促消費擴大內需
突出促進平臺經濟發展,如安排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資金支持各類平臺經濟發展,鼓勵平臺企業加快人工智能、云計算等領域技術研發突破,加快數字化綠色化融合技術創新研發和應用,進一步完善商業模式;突出鼓勵消費擴大貿易和進出口規模,如安排不超過3000萬元資金支持大宗貿易企業、電商企業、進口車商和二手車出口企業擴大業務規模,安排1000萬元資金鼓勵居民購車消費,安排200萬元資金鼓勵居民購物餐飲消費。同時,創新成品油經營電子商務業務試點,依托區域網絡貨運產業聚集優勢,擴大創新政策宣傳力度,形成聚集,推動新零售業態發展。
保民生保就業保市場主體
突出全面落實穩就業各項政策,如在對餐飲、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5個特困行業實施階段性緩繳三項社保費政策的基礎上,擴大行業并延長緩繳期,對受到疫情嚴重沖擊,行業內大面積出現生產經營困難,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的其他特困行業,擴大實施緩繳政策,養老保險緩繳期限階段性延長至今年底;突出落實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如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可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緩繳到期后應恢復正常繳存并進行補繳;突出穩定市場主體經營狀況,如2022年對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承租區屬國有房屋減免3-6個月租金;突出降低市場主體用水用電用網等成本,如嚴格落實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出現生產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用水、用電、用氣實施“欠費不停供”政策,緩繳期內免收欠費滯納金;突出落實社會民生兜底保障措施,如加大臨時救助力度,對于受疫情影響無法經營、就業,收入下降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本區居民,及時納入臨時救助、低保等保障范圍。(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