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力外貿企業紓困 四川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政策擴大惠及面
家家安成都6月6日電 (杜成)外匯局四川分局6日透露,自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政策在川試點以來,惠及面不斷拓寬。截至今年5月末,全省參與試點的銀行已擴大至10家,試點企業達166家,累計辦理便利化業務1.37萬筆,金額合計達96.38億美元。
2020年9月,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外匯局四川分局在四川開展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政策試點,允許符合條件的優質銀企在辦理經常項目跨境收支業務時,簡化單證審核、優化業務流程,實現高效、快捷的跨境資金結算。
試點近兩年以來,外匯局四川分局按照“成熟一家、試點一家”原則審慎穩妥推進試點。2021年以前,僅1家銀行、3家企業參與試點,且業務范圍局限于貨物貿易;2021年,業務范圍由貨物貿易拓展至服務貿易,同時新增4家參與銀行和31家參與企業。
據了解,享受便利化政策的銀企普遍反映,隨著優化單證審核、特殊退匯事前免登記、進口報關單免核驗等便利化措施的實施,當前貿易項下一般性業務基本上直接憑收付指令辦理,1筆業務平均辦理時間從過去1-2天縮短至數分鐘內,大幅提升了資金結算效率。
實施便利化政策后,企業大部分業務可事前直接憑收付命令辦理,直接減少了過去業務人員頻繁往返銀行柜臺的腳底成本、相關紙質材料的擬制成本以及相應的崗位人員占用,促進企業進一步降本增效。
四川某大型電子行業龍頭企業負責人稱,公司外貿業務涉及的國別多,年收付款接近千筆。納入便利化試點前,公司需指定專人收集整理交易單據,資料打印平均每月耗紙400余張,平均每周耗時2天,每周跑銀行至少2次,每次來回耗時約2小時。“加入便利化試點后,已為公司每年節約了上萬元的通勤費和資料復印費。”
試點以來,外匯局四川分局積極探索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政策與其他便利化政策的結合方式,著力發揮“便利化+支小再貸款”“便利化+資金集中運營”等政策組合效應。成都一生物制品企業屬三農領域的小微企業,通過便利化優質企業名單共享機制,近期該企業獲銀行支小再貸款990萬元支持,在享受收支結算便利化的同時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外匯局四川分局一鍵報警呼叫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擴大便利化政策的銀行參與面和企業覆蓋面,推動更多有需求的優質企業尤醫護對講其是中小企業享受便利化政策紅利,助力四川外貿企業紓困發展。(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